像阁与山齐,何人致石梯。
万烟生聚落,一崦露招提。
斋月人来上,残阳鸽去栖。
从边亦已极,烽火是沈黎。
像阁与山齐,何人致石梯。
万烟生聚落,一崦露招提。
斋月人来上,残阳鸽去栖。
从边亦已极,烽火是沈黎。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深山古寺的宁静与孤独,以及诗人对远方烽烟所引发的思考。"像阁与山齐,何人致石梯"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耸如山、隐秘在林间的凌云寺所感叹,似乎只有神灵才能造就这通往天界的阶梯。"万烟生聚落,一崦露招提"则是对周围环境的描绘,万缕山雾萦绕于村落之间,而那一座孤立的山峰在阳光下显得尤为突兀。
接下来的"斋月人来上,残阳鸽去栖"描写了暮色中僧人们回到寺庙之时,而远处的烽火已经熄灭,只余夕阳下的鸽子归巢。最后"从边亦已极,烽火是沈黎"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国界动荡、烽烟四起的忧虑,这里的“沉黎”或许暗示着战争带来的灰尘和哀伤。
整个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寺院生活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边疆战乱的隐忧。薛能以其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一种超脱世俗却又关注时局的精神状态。
川原惟汉广,雷雨向春深。
望望三农事,悠悠一岁心。
月离初候毕,龙见亦推壬。
向夕风翻海,中天电烁金。
农占不骑晦,史例足书霖。
至治无饥穰,元和蔑旱涔。
迁鹦殊自喜,倦客独悲吟。
未必鱼生釜,聊因酒贳琴。
奋身从嫖姚,走马过雕阴。
辜负封侯骨,栖迟沔水浔。
紫府仙真冰雪颜,丹梯岑寂试来攀。
翠鬟濯玉交团扇,浓雾喷香闇博山。
不信异人能到此,正怜春意已归还。
吹笙化舄知君事,犹恨来游先后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