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王室见周公,报赐宜膺曲阜封。
兆见维秦符佐命,祥开有魏庆畴庸。
申加井赋思方洽,倍衍圭腴赏正浓。
一德君臣千载遇,九州四海仰云龙。
勤劳王室见周公,报赐宜膺曲阜封。
兆见维秦符佐命,祥开有魏庆畴庸。
申加井赋思方洽,倍衍圭腴赏正浓。
一德君臣千载遇,九州四海仰云龙。
这段中国古诗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韩驹之手,体现了他对王室和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首句“勤劳王室见周公”表明诗人怀着敬仰之心,提及周公旦,这位西周初年的一代贤相,以其治国安邦的事迹为例,彰显了对勤勉于国事的君主及其辅佐者的赞美。接下来的“报赐宜膺曲阜封”则是在描绘王室的恩泽和地位的尊贵,通过历史上周公受封的典故,表达诗人对于得天下而昌盛之愿。
接着,“兆见维秦符佐命”一句,通过“兆见”二字,显示了对未来美好征兆的期待,而“维秦符佐命”则是指古代秦国以符信任臣子,象征着君臣之间的默契与协作。
“祥开有魏庆畴庸”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和平、民众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申加井赋思方洽”,则是对农业生产力度之高、国库充实的描述,显示出一个富饶强盛的国家形象。
“倍衍圭腴赏正浓”一句中的“倍衍”暗示了繁荣昌盛,“圭腴”则是古代用以祭祀天地的器物,此处用来比喻礼仪之隆重,整体上表达了对国家文化和道德风范的推崇。
最后两句“一德君臣千载遇,九州四海仰云龙”,则是诗人对于君臣一心、德泽绵长的美好愿景,以及对整个国家广泛区域内民众共同向往和尊敬之情的抒发。其中,“一德”意味着君主与臣子的合一,共有一统之德;“千载遇”则表达了这种理想状态能够持续长久的期望;“九州四海仰云龙”,则是描绘了广大疆域内民众共同抬头仰望,心向往着那高远而神圣的事物。这里的“云龙”象征着权力与尊贵。
这段诗通过对古代贤相和历史美好事迹的引用,以及对国家昌盛、君臣和谐、民富国强等理想状态的描绘,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政治理想。
长安重行乐,寒食及佳辰。
联翩出游宴,闾巷无居人。
动静各有趣,拂我朱丝尘。
分将幽独心,守此濩落身。
斯岂众所然,独子何殷勤。
叩门随谒入,俯仰色甚真。
从容一笑粲,不觉倾盖新。
念昔各从宦,宿亳为近邻。
溢言相引重,嗟我曾未闻。
乃知国宝拙,不悟王绥仁。
高谈喜未定,佳句意益珍。
几有按剑感,惊怪惠好频。
子方赴吏集,朝暮旅食贫。
不忍拜马足,会且扫朱门。
独肯閒见我,惟子欲何云。
乃言人生世,取舍理莫均。
譬之平地水,东西南北分。
感此重拜嘉,幸子长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