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开府李公挽章·其二》
《开府李公挽章·其二》全文
宋 / 秦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戚里薨耆旧,哀荣世未如。

襚加三事衮,奠致两宫舆。

卤簿前衢隘,歌钟后院虚。

英风知不坠,芝玉茂庭除。

(0)
鉴赏

这首挽诗《开府李公挽章(其二)》由宋代诗人秦观所作,通过对逝者李公的悼念,展现了其生前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

首句“戚里薨耆旧”,描绘了李公逝世的场景,他作为家族中的长辈,其离世引起了家族内外的深切哀痛。接着,“哀荣世未如”一句,表达了对李公去世时哀荣并重的感慨,即他的去世不仅带来了哀伤,也彰显了其生前的荣耀与威望。

“襚加三事衮,奠致两宫舆。”这两句详细描述了李公去世后的丧礼规格之高,使用了“三事衮”和“两宫舆”这样的词汇,前者指古代高级官员的礼服,后者则代表了皇家的隆重仪式,以此来表达对李公身份与地位的尊重。

“卤簿前衢隘,歌钟后院虚。”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丧礼现场的景象。卤簿(仪仗队)在街道上排得满满当当,显示出丧礼的庄重与规模宏大;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后院中歌声与钟声的空虚,暗示着李公的离去给家人与亲友带来的巨大悲痛。

最后,“英风知不坠,芝玉茂庭除。”这两句表达了对李公高尚品德与卓越成就的肯定,认为他的英名与功绩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逝,就像庭除(庭院)中生长的芝草与美玉一样,永远光耀夺目。这不仅是对李公个人的赞美,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以深情的笔触,既展现了李公生前的辉煌与影响力,又表达了对其逝世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李公精神遗产永存的期望。

作者介绍
秦观

秦观
朝代:宋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生辰:1049-1100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猜你喜欢

石莲七十七自寿词·其一正宫端正好

尧舜世,道光时,十八年,二月卯。春分节,八日花朝。

良辰揽揆嘉名诏。伯仲间怜偏小。

(0)

无闷.咏万红友凤砚

人住红螺村,到海王购得,凤纹宝砚。

是红友当年,填词染翰。

重付竹君学士,与词伯经师周旋惯。

康熙丁卯,乾隆丙子,双铭同椠。

赞叹文窗玩,似心太平庵,端溪一片。

才谱罢苏辛,又笺两汉。

我冀附庸风雅,愿下拜南丰心香瓣。

恨在手无玉鸦叉,寸铁不持白战。

(0)

庆清朝·其二骈卿和词,年衰而吟甚健,可喜也。次韵奉教

十万买邻,三分种竹,拥书便抵专城。

吟边鬓雪,揽镜还惜惺惺。

为想茂陵卧久,正宜消渴与调冰。

槐风里,短枪角扇,试听泉声。

淮海俊游易歇,赋大山招隐,意夐神清。

追携恨晚,忙际空说闲情。

幸不到门触热,?唅流汗令人惊。

抽簪去,愿陪玉局,同泛金觥。

(0)

洞仙歌·其二初秋偶作

恹恹病起,似听啼鹃语。斜日西沉洞庭树。

甚秋风只解,吹雨吹霜,能解得,吹我归回家去。

沅江流日夜,后浪前波,一律雄心渐消与。

等摸遍阑干,开遍林花,空惹起忧务无数。

问芳草、离离满天涯,更何事孤怀,独凝故宇。

(0)

调笑令

人影。人影。一个清清冷冷。夜阑难觅知音。

相与商量古今。今古。今古。独自商量正苦。

(0)

菩萨鬘·其四

浓蛾叠柳香唇醉。竹黄池冷芙蓉死。谁识怨秋深。

洞房思不禁。深帏金鸭冷。蜡泪垂兰烬。

河转曙萧萧。飞丝送百劳。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