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买邻,三分种竹,拥书便抵专城。
吟边鬓雪,揽镜还惜惺惺。
为想茂陵卧久,正宜消渴与调冰。
槐风里,短枪角扇,试听泉声。
淮海俊游易歇,赋大山招隐,意夐神清。
追携恨晚,忙际空说闲情。
幸不到门触热,?唅流汗令人惊。
抽簪去,愿陪玉局,同泛金觥。
十万买邻,三分种竹,拥书便抵专城。
吟边鬓雪,揽镜还惜惺惺。
为想茂陵卧久,正宜消渴与调冰。
槐风里,短枪角扇,试听泉声。
淮海俊游易歇,赋大山招隐,意夐神清。
追携恨晚,忙际空说闲情。
幸不到门触热,?唅流汗令人惊。
抽簪去,愿陪玉局,同泛金觥。
这首诗以豪放之气描绘了一幅文人雅趣的生活画面。诗人愿意花费重金购置邻居,三分之一的土地用来种植竹子,以此营造书香氛围,仿佛拥有书籍就足以抵得上一座专门的城市。他感叹岁月催人老,白发添增,但仍能在吟诵中保持清醒,对学问的热爱不减。
诗人想象自己如茂陵(汉武帝陵寝)中的学者,长久沉思,这样的生活正适合于消解烦渴,享受冰镇的清凉。在槐树的微风中,他手持短枪角扇,倾听泉水潺潺,生活情趣盎然。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好友的怀念,遗憾未能早些相聚,只能在忙碌中聊表闲情。庆幸的是,他并未因世俗纷扰而失去高雅,不愿受热于官场,宁愿远离尘嚣,陪伴知音共饮美酒。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晚年虽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对学问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陈锐的这首诗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年文人的独特情怀。
自鬻非奇货,强鸣非好声。
法当老山林,松根断茯苓。
朅来长安道,霜鬓迫衰龄。
穷吟无知音,祇觉太瘦生。
公诗妙一世,风雅见根蒂。
比兴千万篇,已作不朽计。
穷达虽不同,嗜好乃相似。
人好物亦好,交深谊转深。
他乡如对面,异体实同心。
未得平安报,相思长短吟。
无从回去马,有便寄来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