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朝功业高参九,丞相门闾盛活千。
二纪再中扶汉日,一帘全覆避尧天。
濯龙春去蚕空老,长信衣藏玉不烟。
与子弄孙神圣上,飞腾谁识母仪篇。
东朝功业高参九,丞相门闾盛活千。
二纪再中扶汉日,一帘全覆避尧天。
濯龙春去蚕空老,长信衣藏玉不烟。
与子弄孙神圣上,飞腾谁识母仪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弇为大行皇太后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对皇太后的追忆和赞颂,展现了其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
首联“东朝功业高参九,丞相门闾盛活千”,开篇即以“东朝”、“丞相门闾”点明皇太后在国家政治中的崇高地位与家族的显赫声望,暗示其对国家的贡献与家族的繁盛。
颔联“二纪再中扶汉日,一帘全覆避尧天”,通过“二纪”(二十四年)与“再中”(再次居中),强调了皇太后在关键时期对国家的扶持与稳定作用;“一帘全覆避尧天”则以夸张手法描绘其德行之高,如同遮蔽天空的帘幕,庇护着整个国家,显示其德泽深厚。
颈联“濯龙春去蚕空老,长信衣藏玉不烟”,运用自然景象与典故,以“濯龙春去”象征时间流逝,“蚕空老”暗喻皇太后的离世;“长信衣藏玉不烟”则借《汉书》中长信殿的典故,表达皇太后如同珍贵玉石般永恒的存在,其美德与影响力超越时空。
尾联“与子弄孙神圣上,飞腾谁识母仪篇”,最后两句通过描绘皇太后与子孙共度时光的温馨场景,以及对其美德的传承,表达了对皇太后人格魅力与家族传承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皇太后虽已离世,但其母仪天下的形象与教诲将永远铭记于后人心中。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不仅歌颂了大行皇太后在国家与家庭中的卓越贡献与深远影响,也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