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安道中》
《南安道中》全文
明 / 陈洪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百里严程两日间,挽舟驱马亦艰关。

数声鸟过雨初歇,几片花飞春欲还。

地势自分江右界,岚光犹识广中山。

因怜踪迹天涯遍,大道何曾见一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南安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慨。

首联“百里严程两日间,挽舟驱马亦艰关”开篇即点明行程之艰难,百里的路程在两天内完成,舟与马的交替使用也显露出旅途的不易。这里不仅展现了旅途的劳顿,也暗示了诗人可能有着某种急迫的任务或心情。

颔联“数声鸟过雨初歇,几片花飞春欲还”转而描写沿途的自然风光。雨后的清新的空气中传来几声鸟鸣,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即将飘落的花瓣则预示着春天即将过去。这两句通过声音和视觉的双重描绘,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地势自分江右界,岚光犹识广中山”进一步描绘了地理环境的壮丽与独特。江右的界限清晰可见,山峦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展现出南安道中独特的地貌特征。这里的“岚光”不仅指山间的晨光,也暗含了一种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积淀。

尾联“因怜踪迹天涯遍,大道何曾见一斑”则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他感叹于自己足迹遍布天涯,却似乎并未真正领略到大道的全貌。这既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探索——即使行遍千山万水,真正的智慧与理解往往难以触及。这一联以深沉的思考收束全诗,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洪谟
朝代:明

明(1476—1527),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学家。正德时,知漳州,有惠政。累擢云南按察使,神采严重,不畏强御。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巡抚江西,节财爱民。任内不畏强权,节财爱民,颇有政声,迁兵部侍郎,致仕归。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静芳,自号高吾子。洪谟之诗,音节谐畅,有《静芳亭摘稿》(亦名高吾摘稿)八卷,与《治世余闻》,(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藤江晚泊

小鸟林依山欲昏,冷烟犹动獞人村。

黄茅屋背登禾穗,白竹篱腰带潦痕。

武帐鸣刁江客悄,平沙争爨仆夫喧。

邛家云水真堪忆,月净梅花未掩门。

(0)

杨梅

弁山白种传山僧,初摘繁枝如轑羹。

可怜贡匦漏苞录,纂纂玉粒惊寒晴。

品光却厌辰砂赤,香橘霜橙总凡液。

江南此实君可尝,问君无乃江南客。

(0)

题风木卷

芳华长奉板舆同,宛宛音容尚眼中。

义范不违闻礼训,令仪真有听鸡风。

漆灯夜闭玄堂寂,餗鼎时思燕寝丰。

世上郎君仍将印,羽林誇是丈夫雄。

(0)

再别鉴湖

金风吹远扬,拂此北游驾。

帝阍十二重,初日照华夏。

忧时亦乞言,披章达清夜。

君抱瑞世图,素望寰宇大。

朝正固常典,所际在更化。

保釐旧业尊,一食仍尽下。

台端岂迂途,论课谅非亚。

曷慰励精怀,宣室有燕暇。

小邮双赤旗,江山俨罨画。

不信别时苦,悲鸣恋群马。

(0)

宿郑家驿用壁上韵

炊烟茅店隐,草色驿庭深。

到处惊鸿迹,逢山立马吟。

溪回疑末路,客久见初心。

槠树炎风起,征衣夏欲临。

(0)

和宫怨二首·其二

怨绿愁红覆井深,监宫休讽白头吟。

阿娇丰貌胡为尔,消得涂椒四壁金。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