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宽平倦眼开,风收云翳扫烟埃。
谁能白日捲帘坐,尽看青山排闼来。
合沓断冈如引蔓,盘陀大石不生苔。
此中林壑多仙迹,何必吹箫更楚台。
西望宽平倦眼开,风收云翳扫烟埃。
谁能白日捲帘坐,尽看青山排闼来。
合沓断冈如引蔓,盘陀大石不生苔。
此中林壑多仙迹,何必吹箫更楚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宽平时期,倦眼中所见的景象。开篇“西望宽平倦眼开”透露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情怀,而“风收云翳扫烟埃”则展示了自然界的清新与明净。诗人随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白日捲帘坐,尽看青山排闼来”,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景致无限向往之情。
接下来的“合沓断冈如引蔓,盘陀大石不生苔”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其中“合沓断冈如引蔓”形象地描述了山势连绵不断,而“盘陀大石不生苔”则勾勒出一幅巨石巍峨无苔藓的画面。
诗中最后两句“此中林壑多仙迹,何必吹箫更楚台”,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寻仙境的情怀。诗人认为在这充满仙气的林壑之间,无需再去吹奏箫管以招引仙灵,因为这里本身就蕴含着无尽的神奇。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追求心灵自由和与自然合一的渴望。
高林霜意透。见翠翳黄匀,水犀纹绉。蟹螯共侑。
东篱下,伴得寒香盈袖。休呼橘友。
沁鼻观、枸橼同嗅。
融蜡蒂、壶扬轻圆,珠窠絮云笼就。
擎来绮席晶盘,更小试并刀,剥烦纤手。月梳细剖。
罗囊解玉,裹琼蕤光溜。吴盐初逗。
怕齿软、瑶姬禁受。争比并、容管沙田,恭城雒垢。
记东华听雨,太学观碑,酒所深尊。
岁序侵寻过,问微辞楚客,人故春分。
秘闻总归天上,同辇罢金根。
叹坠井银瓶,濯龙琼岛,何地招魂。犹存。
旧通德,怕拥髻啼妆,洗梦无痕。
捣素悲秋扇,想魂随穆满,重璧沈云。
忍吟病山词句,蝉叶怨黄昏。
只月照瀛台,魂徕彷佛长信门。
天涯飞梦绕春明。疑冢读香铭。
魂销眉黛烟波句,是湘卿、写怨缘情。
碧血三年化蝶,茜窗一夕闻莺。流莺啼上夕阳亭。
泪眼不曾晴。干卿底事春池皱,对芳韶、只自销凝。
几付华鬘劫换,等闲碑字金生。
邛都路。愁浅跳舞锅桩,际天花树。
凄凉持节文园,绣衣负弩,牵情是处。屡延伫。
凭吊冕山孙水,镂关开户。
何须典册高文,也应自笑,题桥旧语。前度。
临邛酤酒,鹔鹴轻贳,庭花差舞。
生恐倦游相从,眉黛非故。琴心赋笔,安用钱刀句。
低回尽、蛙泸镜影,虹桥弓步。泪洒南云去。
暮霞散彩,春蚕乱绪。池柳缫千缕。
归梦远、西窗灵风催雨。瘴花似雪,木棉成絮。
一行玉雁横秋,替传千里婵娟意。
凭高北望,风荷露柳,万重烟水。
玉镜高圆,金鞭未整,为谁留滞。
又晚妆拜月,飘飘仙袂,人正在秋光里。
今夕茜窗无睡,数佳期、负他红桂。
神仙风度,瑶天笙鹤,是君前世。
怎不归来,素蟾并照,红鸾双倚。
待归来、先指芙蓉,教看恁般憔悴。
一捻轻红,恁纤细、不禁捉搦。
还忆得、倒提金缕,珍珠欲滴。
碧笋侵莎刚露颖,红莲出水才胜笔。
认中间、一道蹙金梁,朱丝直。瞒不过,芳苔迹。
遮不住,湘裙隙。任桂柳双绣,纤于黍粒。
窥客蹴开珠箔线,听歌点落雕栏漆。
似藕花、风飐小蜻蜓,依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