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玉雁横秋,替传千里婵娟意。
凭高北望,风荷露柳,万重烟水。
玉镜高圆,金鞭未整,为谁留滞。
又晚妆拜月,飘飘仙袂,人正在秋光里。
今夕茜窗无睡,数佳期、负他红桂。
神仙风度,瑶天笙鹤,是君前世。
怎不归来,素蟾并照,红鸾双倚。
待归来、先指芙蓉,教看恁般憔悴。
一行玉雁横秋,替传千里婵娟意。
凭高北望,风荷露柳,万重烟水。
玉镜高圆,金鞭未整,为谁留滞。
又晚妆拜月,飘飘仙袂,人正在秋光里。
今夕茜窗无睡,数佳期、负他红桂。
神仙风度,瑶天笙鹤,是君前世。
怎不归来,素蟾并照,红鸾双倚。
待归来、先指芙蓉,教看恁般憔悴。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中秋节夜晚的画面,以玉雁传递千里婵娟(月亮)的意蕴为引子,展现出词人登高远望的场景。风中的荷花与垂柳,以及烟波浩渺的水面,共同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寂寥的氛围。词人感叹月圆人未圆,对月思人,想象着远方的琴夫人在月下拜月,身姿飘逸,身处秋光之中。
接下来,词人表达了对琴夫人的深深思念,她未能共赏佳节,辜负了红桂花的盛开。词中提到的“神仙风度”和“瑶天笙鹤”,暗示了对方超凡脱俗的身份,也揭示了他们之间超越尘世的情愫。然而,词人遗憾地问道,为何此刻她仍未归来,只能独自面对明亮的月亮和象征吉祥的红鸾。
最后,词人许诺,一旦琴夫人归来,他将指着凋零的芙蓉花,让她看到自己因思念而憔悴的模样,表达了深深的期待和爱意。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充满了浓厚的中秋月夜怀人之情。
北溟鲲鹏来变化,浪起危山海横泻。
中间猛烈成北风,瓦飞树拔将人射。
骇若声疑万虎来,天吴锁断金门开。
潜蛟春起鳌自掷,洪濛重结天胚胎。
城郭将倾日光紫,不到山平吹不止。
妖狐异鬼助风声,吹出奇寒人欲死。
雨雪飘零风忽已,暖气盈庭日光起。
吁嗟北风空怒号,世事升沈类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