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屋穿篱见一枝,幽香深谢好风吹。
儿家门户重重闭,纵有春来何处知。
隔屋穿篱见一枝,幽香深谢好风吹。
儿家门户重重闭,纵有春来何处知。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冬日里的孤高与清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句“隔屋穿篱见一枝”,以“隔”、“穿”、“篱”三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梅花从围墙缝隙中探出的一枝景象,仿佛在与外界进行着微妙的对话,展现出梅花的坚韧与独立。
次句“幽香深谢好风吹”,“幽香”二字点明了梅花的香气独特而深邃,“深谢”则表达了对风的感激之情,认为是风将这股幽香带到了更远的地方,让诗人得以品味到这份来自远方的芬芳。
第三句“儿家门户重重闭”,通过“儿家”这一称谓,暗示了这是一户人家的景象,而“门户重重闭”则形象地描绘了家门紧闭的状态,营造了一种封闭而静谧的氛围。
最后一句“纵有春来何处知”,在春天即将来临之际,却因门户紧闭,使得春天的到来无法被发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到来却无人知晓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梅花孤独绽放的同情与敬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孤高,也蕴含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遗憾之情。
风来幡动作真观,耳倒声边亦妄闻。
自笑敝貂苏季子,苦求知画宋元君。
关山行李今三反,灯火工夫费几分。
安得一廛留我老,抱琴矫首送浮云。
秋容散古原,秋声满寒条。
幽人开晓梦,喔喔鸡戒朝。
骑马西南隅,不知道里遥。
我行将何之,我友昔见邀。
斯人非世人,与世不相聊。
几年赋归欤,塞耳树上瓢。
谁知翰墨功,百倍巴蜀饶。
方杨妙天质,两玉不易招。
粟马来会盟,此义久寂寥。
主人喜开尊,杯殽初刻彫。
及乎启丹台,座上皆闻韶。
委积山海奇,浩荡江汉朝。
此囿无郊封,烂漫各刍荛。
归来蒲深望,老大犹虚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