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门如天深九重,君王如帝坐法宫。
人生难处是安稳,何为来此骊山中。
复道连云接金阙,楼观隐隐横翠红。
林深谷暗迷八骏,朝东暮西劳六龙。
六龙西幸峨眉栈,悲风便入华清院。
霓裳萧散羽衣空,麋鹿来游墟市变。
我上朝元春半老,满地落花人不扫。
羯鼓楼高挂夕阳,长生殿古生青草。
可怜吴楚两醯鸡,筑台未就已堪悲。
长杨五柞汉幸免,江都楼成隋自迷。
由来流连多丧德,宴安鸩毒因奢惑。
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
君门如天深九重,君王如帝坐法宫。
人生难处是安稳,何为来此骊山中。
复道连云接金阙,楼观隐隐横翠红。
林深谷暗迷八骏,朝东暮西劳六龙。
六龙西幸峨眉栈,悲风便入华清院。
霓裳萧散羽衣空,麋鹿来游墟市变。
我上朝元春半老,满地落花人不扫。
羯鼓楼高挂夕阳,长生殿古生青草。
可怜吴楚两醯鸡,筑台未就已堪悲。
长杨五柞汉幸免,江都楼成隋自迷。
由来流连多丧德,宴安鸩毒因奢惑。
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宏伟壮丽的宫殿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功业难成以及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慨。
“君门如天深九重,君王如帝坐法宫。”这一开篇便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皇权气象,通过对君主及其居所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皇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态度。
紧接着,“人生难处是安稳,何为来此骊山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无常和不安定的感慨,以及面对这种现实时的迷茫与困惑。骊山作为一处隐逸之地,成为了诗人逃避尘世纷扰、寻求内心平静的去处。
“复道连云接金阙,楼观隐隐横翠红。”这里通过对宫殿建筑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宫廷的辉煌,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高洁不凡的意境。翠红色的楼观在云端显现出一丝神秘与美丽。
“林深谷暗迷八骏,朝东暮西劳六龙。”这一句则转入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对山川之壮丽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动荡人心、难以捉摸的力量,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对于生命无常与时代变迁的感受。
“六龙西幸峨眉栈,悲风便入华清院。”此处提到的是一场悲凉之旅,六龙可能象征着帝王或高贵者,而峨眉则是著名的仙境。诗人通过对这次西行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对于失落与哀伤的情感。
“霓裳萧散羽衣空,麋鹿来游墟市变。”这里又回到了自然界,用霓裳(神仙之衣)和羽衣比喻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落,而麋鹿则象征着一种纯洁无暇的情感。墟市的变迁暗示了时间流逝,万物皆变。
“我上朝元春半老,满地落花人不扫。”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光景,岁月匆匆,春天已过,落花纷飞,而世事无常,无人去扫拢,这一句充满了对逝去青春和无常生命的感慨。
“羯鼓楼高挂夕阳,长生殿古生青草。”羯鼓楼可能是一处供奉乐器的地方,诗中提到它与夕阳相连,显得既孤寂又壮丽。长生殿则是供祈求长寿之地,而这里却生出了青草,形成了一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可怜吴楚两醯鸡,筑台未就已堪悲。”这一句通过对古代名将周瑜、鲁肃建造台阁而未能完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末路和功业未成的哀感。
“长杨五柞汉幸免,江都楼成隋自迷。”这里提到的是历史上的一段往事,用来比喻个人或国家的兴衰更迭。长杨五柞可能指的是某种逃避或保全之举,而江都楼则是隋炀帝造作的豪华建筑,成而自迷,则隐含了对奢侈与迷失方向的批评。
“由来流连多丧德,宴安鸩毒因奢惑。”这一句通过历史兴衰的例证,强调了奢侈享乐可能导致道德沦丧和国家覆灭的教训。
“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最后一句则总结了诗人的感慨,对于历史上的三风(即淫、酗、暴)与十愆(即过失)的反思,以及对于骊山作为隐逸之地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关联性,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壮丽景象与自然风光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事件和个人感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功业、国家兴衰等主题的深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