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疏呼阍气若神,袖锥寒夺众奸魂。
难回天地还洪武,且敛精灵托旧文。
山岳坼,海尘昏,乞师哀绝楚遗臣。
谁知二百馀年后,又见虾夷入国门。
抗疏呼阍气若神,袖锥寒夺众奸魂。
难回天地还洪武,且敛精灵托旧文。
山岳坼,海尘昏,乞师哀绝楚遗臣。
谁知二百馀年后,又见虾夷入国门。
这首诗《鹧鸪天·奉题皓白所藏梨洲先生画像》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刘永济创作,通过描绘梨洲先生(黄宗羲)的形象与精神,展现了其在历史中的影响力和对后世的影响。
首句“抗疏呼阍气若神”,形象地描绘了黄宗羲敢于直言、不畏权贵的高尚品格,如同神明一般,具有超凡脱俗的气魄。接着,“袖锥寒夺众奸魂”一句,进一步赞扬了他以微小之力却能震慑邪恶势力,彰显出其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
“难回天地还洪武,且敛精灵托旧文”两句,表达了黄宗羲虽无法直接改变历史的进程,但其思想和精神却如同精灵一般,通过著作得以流传,影响后世。这里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相联系,凸显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山岳坼,海尘昏,乞师哀绝楚遗臣”三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黄宗羲的思想和行动对社会的巨大冲击,仿佛连自然界的山岳都为之震动,海上的尘埃也因之而昏暗。这不仅表现了其影响力之大,也体现了人们对他的深切哀思和怀念。
最后,“谁知二百馀年后,又见虾夷入国门”一句,以历史的视角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暗示了黄宗羲的思想和精神在二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要警惕外来威胁,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梨洲先生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深刻印记,以及其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是一首充满敬意和感慨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