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然投绂卧云林,一片平生铁石心。
不是遗文能动我,谁令吊古便沾襟。
身同逝水几寒暑,名在空山无古今。
仰止高风琴床下,还教三叹薄朝簪。
飘然投绂卧云林,一片平生铁石心。
不是遗文能动我,谁令吊古便沾襟。
身同逝水几寒暑,名在空山无古今。
仰止高风琴床下,还教三叹薄朝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登所作的《题三岩(其二)》。诗中,诗人以飘然归隐的形象自比,"飘然投绂卧云林"描绘了他放弃官职,投身自然的洒脱之态。"一片平生铁石心"则表达了他坚韧不屈的个性,即使在隐居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
"不是遗文能动我,谁令吊古便沾襟"两句,诗人强调并非古代的文章或遗迹能轻易打动他的情感,而是对历史和过往的感慨使他不禁动容,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身同逝水几寒暑,名在空山无古今"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名声无常的深沉思考,认为自己的存在如同流水般无声无息,姓名在寂静的山林中与时间共存,不受世俗变迁影响。
最后两句"仰止高风琴床下,还教三叹薄朝簪",诗人表达对高尚品格的敬仰,即使在简朴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高山仰止的风范,对仕途的轻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使得他对朝堂上的冠冕发出三次叹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敬仰高洁人格的隐士情怀,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芳。
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
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
祗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
云架重楼出郡城,虹梁雅韵仲宣情。
越王空置千年迹,丞相兼扬万古名。
过鸟时时冲客会,闲风往往弄江声。
谬将蹇步寻高躅,鱼目骊珠岂继明。
东家小女不惜钱,买得鹦鹉独自怜。
自从死却家中女,无人更共鹦鹉语。
十日不饮一滴浆,泪渍绿毛头似鼠。
舌关哑咽畜哀怨,开笼放飞离人眼。
短声亦绝翠臆翻,新墓崔嵬旧巢远。
此禽有志女有灵,定为连理相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