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题》
《偶题》全文
明 / 袁宗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看看衰症到颐腮,宿业泥人未拟回。

醉里童颜金炸色,愁来宦味蜡成灰。

此心宁与形俱皱,得道何妨老见催。

已约寅年归净社,盖头茅在夹山隈。

(0)
鉴赏

这首《偶题》是明代文学家袁宗道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

首联“看看衰症到颐腮,宿业泥人未拟回”,开篇即以“衰症”、“宿业”点出人生的无常与无奈,仿佛岁月的痕迹已深深刻在脸上,而过去的种种业力却难以摆脱。这里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对比,将个人的衰老与内心的负担进行对照,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无法回头的无奈。

颔联“醉里童颜金炸色,愁来宦味蜡成灰”,进一步描绘了人生的两种状态:在醉酒的瞬间,仿佛找回了童年的纯真与快乐,脸庞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而在忧愁袭来时,官场的辛酸苦楚如同蜡烛燃烧殆尽,化为灰烬。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对比,通过“金炸色”与“蜡成灰”的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不同境遇下情感体验的深刻洞察。

颈联“此心宁与形俱皱,得道何妨老见催”,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坚持与对时间流逝的态度。即使外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苍老,但内心的坚定与追求(“得道”)不应因岁月的催促而改变。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的重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尾联“已约寅年归净社,盖头茅在夹山隈”,则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规划。诗人似乎已经预见到未来的某个时刻,会离开尘世的纷扰,归隐于清净的社稷之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不仅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也是对心灵解脱的渴望。

整体而言,《偶题》通过对个人经历、情感体验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时间、精神追求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袁宗道独特的文风和思想深度。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作者介绍
袁宗道

袁宗道
朝代:明   字:伯修   籍贯:荆州府公安   生辰:1560—1600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猜你喜欢

寿张九岳先生六秩六首·其二

五石扁舟号钓徒,少风波处即蓬壶。

主人已署江湖长,献寿休将范蠡图。

菊蕊潭边行可掇,酒香亭畔更重沽。

不知黄鹤传书去,招得骑羊数子无?

(0)

暮春紫烟楼八咏步陈仪翔年兄百尺楼韵·其六

侵晓晴窗映日开,南山爽气对徘徊。

草深径僻人稀到,花落泥香燕自来。

杜甫高吟长隐几,阮生舒啸独临台。

闲居已续归来赋,为报啼鹃且莫哀。

(0)

乙卯九月十四之夕徐海石囧卿尹冲玄令尹温瑞明少府陈美用民部招集天坐轩泛月作三首·其三

丹青两岸写秋容,荻浦枫林叠几重。

天上仙舟宜缓橹,人间良夜正疏钟。

豪狂莫怪呼惊蝶,酩酊进堪号醉龙。

采罢江蓠想松桂,云边还买最高峰。

(0)

吊嘉鱼赤壁

正对青枫伤旅望,还看赤壁倍潸然。

二乔不作铜台妓,万舰空飞汉水烟。

寂寞沉灰波浸月,萧条霸气草连天。

可怜一片江边石,曾见周郎是少年。

(0)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绿珠楼

锦障高褰集众宾,纤腰占尽一园春。

红颜肯为他人好,薄命能捐报主身。

花落雕栏空有影,香消幽径寂无尘。

也知盛满多疑忌,不及萧萧四壁贫。

(0)

游衡山诗十二首·其五

天鸡半夜叫空寥,谁捧金轮已弄潮?

紫气忽冲沧海雾,玄崖俄变赤城标。

迢迢阊阖停疏漏,冉冉仙官散早朝。

高揖东皇望蓬岛,安期还有鹤书招。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