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晓晴窗映日开,南山爽气对徘徊。
草深径僻人稀到,花落泥香燕自来。
杜甫高吟长隐几,阮生舒啸独临台。
闲居已续归来赋,为报啼鹃且莫哀。
侵晓晴窗映日开,南山爽气对徘徊。
草深径僻人稀到,花落泥香燕自来。
杜甫高吟长隐几,阮生舒啸独临台。
闲居已续归来赋,为报啼鹃且莫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春日晨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首句“侵晓晴窗映日开”,描绘了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照亮室内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明亮的氛围。接着,“南山爽气对徘徊”一句,将视线转向窗外,南山的清爽之气在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与诗人对话,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诗意。
“草深径僻人稀到,花落泥香燕自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深草覆盖的小径少有人迹,落花散落在泥土上,散发出阵阵香气,吸引着燕子前来,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
“杜甫高吟长隐几,阮生舒啸独临台”引用了杜甫和阮籍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向往古代文人的隐逸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杜甫的高吟和阮籍的舒啸,既是历史人物的精神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最后,“闲居已续归来赋,为报啼鹃且莫哀”两句,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状态和心境。他虽身处闲居之中,却并未感到孤独或哀伤,反而创作出了归来的赋作,以此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诗人也以啼鹃为喻,劝慰它不必因春天的逝去而哀愁,体现了他对生命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循环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父老持杯水。叹世间、公论无情,是非易位。
来饯花封贤令尹,籍籍攀辕耳语。
留不住、青原抚字。
蓦地风波平地起,算十常、八九乖人意。
无处著,不平气。浩然一曲歌归去。
问城郭田园,曾荒尤未。
亲旧过从同一笑,不羡浮云富贵。
任造物、小儿厮戏。
失马安知非是福,况庙庭、侑祀方思魏。
天定也,诏书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