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鸥扑蔌。萧萧卧听鸣幽屋。窗明怪得鸡啼速。
墙角烂斑,一半露松绿。歌楼管竹谁翻曲。
丹唇冰面喷馀馥。遗珠满地无人掬。
归著红靴,踏碎一街玉。
惊鸥扑蔌。萧萧卧听鸣幽屋。窗明怪得鸡啼速。
墙角烂斑,一半露松绿。歌楼管竹谁翻曲。
丹唇冰面喷馀馥。遗珠满地无人掬。
归著红靴,踏碎一街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酒醒后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惊鸥扑蔌"表现了一种突如其来的寂静感,鸥鸟在水草间的跳跃显得那么孤独和急促。而"萧萧卧听鸣幽屋"则透露出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安详与宁静,仿佛能听到远处微弱的鸣声。
"窗明怪得鸡啼速"中,窗户透出的清光显得分外明亮,而窗外传来的公鸡啼叫声却让人感到时间流逝得异常迅速。墙角的烂斑,一半露出了松绿色的苔藓,既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表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歌楼管竹谁翻曲"可能是在询问谁在夜深人静时弹奏着竹管乐器,或者是在表达对往日欢乐场合的怀念。而"丹唇冰面喷馀馥"则是对女性美貌的描写,她的嘴唇如同丹色一般鲜艳,而她的肌肤却如同冰一样光滑,呼出的气息中带着酒香。
"遗珠满地无人掬"用了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珍贵的珠宝散落一地,却没有人去捡拾,这或许暗喻着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最后两句"归著红靴,踏碎一街玉"则是诗人的自述,他穿上了红色的鞋子,在归途中不小心将街道上的落叶践踏得四处飞散,这可能是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反思,也可能是在描绘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自然和人事变化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同郡晚相得,还家君独先。
艰难万感集,离别众愁牵。
盗贼凶荒后,干戈饷馈前。
故园思缩地,行路叹登天。
郡国方收马,江湖总税船。
遂嫌居郁郁,竟作去翩翩。
芝岭宁忘世,桃源似欲仙。
游鲲轻万里,归鹤异千年。
已谢苏秦印,无论祖逖鞭。
道瞻匡阜雨,山背蓟门烟。
远色芙蓉浦,浓香䆉稏田。
藏书犹有壁,坐客岂无毡。
我亦怀三釜,谁能乞一钱。
将诗不敢寄,多是断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