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人知处,白云连上层。
入深疑遇虎,爱净欲依僧。
风磴鸣樵斧,岩烟翳佛灯。
如何江浦上,杀气苦凭陵。
岂有人知处,白云连上层。
入深疑遇虎,爱净欲依僧。
风磴鸣樵斧,岩烟翳佛灯。
如何江浦上,杀气苦凭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隐居的画面。首句“岂有人知处”暗示了山中的幽静与人迹罕至,接下来的“白云连上层”则进一步渲染出山势高峻、云雾缭绕的意境。诗人漫步山中,内心充满对未知的警惕,“入深疑遇虎”体现了山林的原始与野性,也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谨慎。
“爱净欲依僧”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静环境的喜爱,以及对出家修行者的羡慕,反映出他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后两句“风磴鸣樵斧,岩烟翳佛灯”,通过风声和樵夫砍柴的声音,以及岩间佛灯在烟雾中的朦胧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然而,尾联“如何江浦上,杀气苦凭陵”却陡然转为紧张,江边的杀气让诗人感到不安,似乎现实的残酷与山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以山中隐逸生活为背景,通过情绪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刘崧的这首《山中》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貌得高林数竿竹,春雨淋漓饱新沃。
娟娟净洗断尘埃,彷佛蓝田迸苍玉。
挂壁悠然坐独看,顿令六月生昼寒。
会贪馀荫遍寰宇,忽遣烦郁成欢娱。
竹里参差一拳石,相倚年年度朝夕。
冰霜不改岁寒心,老去孤臣抱忠赤。
太常写此遗君家,不是寻常桃李花。
邛枝剪掷澄潭下,回首风雷老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