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魄》
《梅魄》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处士孤魂不可招,夜深疑与雪俱消。

香流东阁风吹树,梦过西湖月满桥。

隔岁冰霜哀契阔,空山玉雪想孤标。

萧萧翠袖令人瘦,莫遣尊中一片飘。

(0)
鉴赏

这首《梅魄》由元代诗人李孝光所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其精神的深深敬仰。

首句“处士孤魂不可招”,以“处士”比喻梅花,暗示其独立高洁,不为世俗所动,即使魂魄已逝,也无法将其招引,强调了梅花超凡脱俗的特质。接着,“夜深疑与雪俱消”,描绘了夜晚梅花与雪花共舞的景象,表现了梅花在严寒中的坚韧与美丽。

“香流东阁风吹树,梦过西湖月满桥”,这两句通过想象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梦境之中,梅花的香气在东阁中飘散,随着风轻轻拂过树梢;而梦中的西湖,月光洒满桥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梅花的高雅气质。

“隔岁冰霜哀契阔,空山玉雪想孤标”,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过去与现在、寒冷与温暖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梅花在严冬中依然保持高洁品质的赞叹。同时,“空山玉雪想孤标”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空旷山野中独自绽放的景象,如同玉雕一般纯洁无瑕,展现出其独特的孤傲之美。

最后,“萧萧翠袖令人瘦,莫遣尊中一片飘”,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清冷与高洁。翠袖轻拂,仿佛能感受到梅花带来的阵阵寒意,提醒人们珍惜这份纯净与美好,不要让酒杯中的美酒轻易飘散,寓意着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和自然之物。

整体而言,《梅魄》一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外在之美,更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对梅花内在精神的赞美与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和高濑武次郎

圣学千秋久舍藏,救时深切信奇方。

欲凭《论语》平天下,半部谁怀一日长。

(0)

十二月廿六日天未明·其一

残夜不须眠,独起谁同调?

老我莫彷徨,片月犹年少。

(0)

西园.端午

斯丘聊得暂婆娑,正是原头夕照过。

高阜蟠龙回草色,密林泻绿入池波。

俊游谁辨閒中味,愚叟犹堪劳者歌。

却念旧京颖滨老,祇凭花事坐销磨。

(0)

程子大颂万鹿川图

黄鹄临流天下胜,汉怒江哀谁解听?

盟鸥榭没不堪寻,此阁想望若相竞。

武昌一乱由弄兵,使我在湘鄂易平。

鹿川诗老天留在,他日重来话抱冰。

(0)

题陈子言鹤柴诗稿

子言呐于言,其诗殊不尔。

吐属颇阻深,寻味足意理。

平生绝外慕,所得遂至此。

俗学诩随波,当之必披靡。

(0)

十二月廿四日伯严仁先冒雪见访

倚楼三士送残年,有酒无肴雪满天。

薄醉愈知寒有味,放言自觉道弥坚。

收身遗孑虽人外,厉劫沈霾奈死前。

便欲将君比松竹,篱披相对转苍然。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