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观重重绕翠微,杉松深处掩双扉。
云生万壑投龙去,海隔三山放鹤归。
花洞宴游春日永,石坛朝礼曙星稀。
每听高论长生理,拟向尘中便拂衣。
古观重重绕翠微,杉松深处掩双扉。
云生万壑投龙去,海隔三山放鹤归。
花洞宴游春日永,石坛朝礼曙星稀。
每听高论长生理,拟向尘中便拂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卷。首联“古观重重绕翠微,杉松深处掩双扉”以“重重”、“翠微”、“杉松”、“双扉”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古观被层层叠叠的翠绿环绕,杉松茂密,双扉掩映其中,仿佛是世外桃源的入口。
颔联“云生万壑投龙去,海隔三山放鹤归”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将云雾缭绕的山壑比作龙腾云游的路径,而“海隔三山放鹤归”则可能暗喻着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鹤在仙山之间自由飞翔,象征着谭先生追求的精神境界。
颈联“花洞宴游春日永,石坛朝礼曙星稀”进一步描绘了谭先生生活中的日常场景,春日里在花洞中宴饮游乐,享受着悠长的时光;清晨时分,在石坛上进行朝拜,此时星辰已稀,暗示着谭先生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敬畏。
尾联“每听高论长生理,拟向尘中便拂衣”表达了对谭先生智慧与道德的敬仰之情。每当听到谭先生深邃的言论,都让人感到心灵的滋养,甚至有想要脱离尘世、追随其后的冲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君家不种閒草木,数竿碧立蓝田玉。
此种知从何处移,若非湘浦应淇澳。
邻近时从一借看,只疑误入筼筜谷。
几回欲傍曲阑行,履痕恐破莓苔绿。
由来士俗不可医,多君标格真清奇。
碧窗半启静相对,雅怀幽绝谁能知。
鹧鸪飞去月当户,凤鸟不鸣云满墀。
淡烟低抹翡翠羽,仙风击碎珊瑚枝。
有时轰雷走岩壑,绕地龙孙迸头角。
一夜新梢出短墙,锦绷朴簌林边脱。
浑讶团团葆盖张,转惊叶叶金刀错。
四檐寒影不胜清,满耳秋声无处着。
披襟但觉尘虑消,岂容俗客当关敲。
香残琴罢趣閒逸,剩扫百幅鲛人绡。
只今纷纷何足数,岁寒宜结冰霜交。
莫怪频过纵吟赏,玉芽为我还须烧。
《竹坡为丁文暹赋》【明·倪谦】君家不种閒草木,数竿碧立蓝田玉。此种知从何处移,若非湘浦应淇澳。邻近时从一借看,只疑误入筼筜谷。几回欲傍曲阑行,履痕恐破莓苔绿。由来士俗不可医,多君标格真清奇。碧窗半启静相对,雅怀幽绝谁能知。鹧鸪飞去月当户,凤鸟不鸣云满墀。淡烟低抹翡翠羽,仙风击碎珊瑚枝。有时轰雷走岩壑,绕地龙孙迸头角。一夜新梢出短墙,锦绷朴簌林边脱。浑讶团团葆盖张,转惊叶叶金刀错。四檐寒影不胜清,满耳秋声无处着。披襟但觉尘虑消,岂容俗客当关敲。香残琴罢趣閒逸,剩扫百幅鲛人绡。只今纷纷何足数,岁寒宜结冰霜交。莫怪频过纵吟赏,玉芽为我还须烧。
https://shici.929r.com/shici/AwDGb.html
昔我占科名,所学惭未充。
一朝拜官爵,谬厕词林中。
吾子雁门俊,鼓箧游泮宫。
不辞负笈劳,千里来相从。
自视尚昏昏,何以启子蒙。
嘉子志勤笃,馆置幽轩东。
篝灯诵经史,午夜声沨沨。
问辩恣研讨,物理靡不穷。
操觚事修辞,吐语超凡庸。
磨瑕刮其垢,文藻尤舂容。
由子性明朗,有若金在镕。
荏苒经二霜,所得亦已丰。
矫首怀故都,归思何匆匆。
再拜别我去,严城动晨钟。
时当秋气凉,一叶飘井桐。
到家展省馀,事业宜专攻。
况子宰臣后,乡里称儒宗。
宾兴谅不远,高折丹桂丛。
偕计上春官,朝端会重逢。
黾勉崇令德,庶俾声光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