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干学鱼叉,空心蚁窦纱。
参天今百尺,不解作飞花。
小干学鱼叉,空心蚁窦纱。
参天今百尺,不解作飞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为沈嘉则题的枯木画所作的四首诗中的第三首。通过“小干学鱼叉,空心蚁窦纱”,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枯木的形态,仿佛它在学习鱼叉的形状,而内部则是空心的蚁窦,如同纱网一般细腻。接着,“参天今百尺”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枯木的高度与坚韧,即使已经高耸入云,却依然无法成为轻盈的飞花。整首诗通过对枯木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变化,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和思考。
微风稍破冻,芳萌亦吐林。
百鸟感春阳,钩辀弄其音。
振策遵城曲,逍遥写烦襟。
爱此堂下石,青润挺琅琳。
中坳贮清泉,测之不盈簪。
纤鳞候暖戏,寂历自浮沉。
默视澹忘虑,白日为移阴。
人生本虚静,垢浊无自侵。
忽为外物牵,至性不可寻。
于焉得所监,一洗尘中心。
高关拒重阻,险状固天设。
俯窥洪流奔,仰视赤崖绝。
来往无时停,千载一车辙。
我行触飞雨,舍辔上嵽嵲。
筋劳不敢息,黄土百丈裂。
伊昔六国馀,楚汉起相啮。
乘时急形便,利害校一发。
生民入鞭笞,溪谷日流血。
时平属真主,汾壤事西谒。
翠华此回旋,万骑出岩阙。
斯人一何幸,泽浸厚地彻。
烜哉行庆名,高与日星揭。
干戈昔不守,符传今尚撤。
昏明变夷险,在德信前说。
愧无能铭才,吊古空惨切。
高堂突兀里人惊,丞相规模固自宏。
移石远分嵩峤色,凿池切放潩泉声。
茱萸结佩聊同俗,鹦鹉传杯岂吝情。
右席先生亦华构,便应次第落新成。
春物华犹少,春风思已多。
新黄先入柳,微绿自生波。
酒兴潜倾倒,诗情暗揣摩。
流年不须问,判作白头歌。
落尽芙蕖十顷红,败荷衰草满秋风。
夷犹画鹢来天外,嘹唳惊鸿入镜中。
亭榭装成如待我,樽罍开处便思翁。
粗官岂得君留滞,府第深严合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