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君胸次有丘壑,眼底尘凡一洗之。
地献溪湖供入画,天私风月要昌诗。
贵人岂复知盘谷,名世应须学武夷。
政恐主翁方宦达,买山虽早入山迟。
羡君胸次有丘壑,眼底尘凡一洗之。
地献溪湖供入画,天私风月要昌诗。
贵人岂复知盘谷,名世应须学武夷。
政恐主翁方宦达,买山虽早入山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大琮所作,名为《寄题永福董宰溪庄图》。诗人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诗意画卷,抒写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句“羡君胸次有丘壑”表达了诗人对拥有山川湖泊之景的羡慕,心中如同有了丘陵和平原。紧接着,“眼底尘凡一洗之”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尘埃的心境,仿佛所有凡俗之物都已被净化。
“地献溪湖供入画”是说大自然赋予的美景如同呈现于画中,而“天私风月要昌诗”则表明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希望借助天然的风和月光激发诗意。
接下来的两句,“贵人岂复知盘谷,名世应须学武夷”中,“贵人”可能指的是隐逸之士或有道德之人,而“岂复知盘谷”则是在询问这些人是否了解这种山林隐居的生活。后半句“名世应须学武夷”则是劝勉后来者效仿古代隐逸如武夷之类的人物,追求不为名利所动的高洁境界。
最后两句,“政恐主翁方宦达,买山虽早入山迟”中,“政恐主翁方宦达”表露了对功成名就者的担忧或讽刺,因为“宦达”通常指的是官场成功。而“买山虽早入山迟”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即使早有隐居之志,但真正踏上这条道路却又不易,似乎总是迟疑不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功名利禄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纯粹、超脱世俗的向往。
天花除恼腊前雪,香蕊报春溪上梅。
分赠鹿岩龙穴友,异时俱是百花魁。
子墨客卿来自蜀,绣川家藏尤不恶。
明窗研磨出珠玉,客卿于君德良渥。
嗟予经年客莲幕,交绝方兄涩囊橐。
文房诸子亦萧索,同年于予契非薄。
特遣卿来助予学,不才拜赐心愧怍。
客卿之意殊不乐,陶泓毛颖登台阁。
陈玄待诏同著作,卿从予游失所托。
惟清惟静惟寂寞,但有诗篇日酬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