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功成三节还,尽将锦绣裹江山。
斗牛气灭英灵泯,庙比昭王屋一间。
一剑功成三节还,尽将锦绣裹江山。
斗牛气灭英灵泯,庙比昭王屋一间。
这首诗《吴越王庙》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与感慨。
首句“一剑功成三节还”,开篇即以“一剑”象征英雄的决断与力量,通过“功成”二字,点明了英雄的壮举与成就,而“三节还”则暗示了英雄的牺牲与奉献,形成了一种悲壮的氛围。
次句“尽将锦绣裹江山”,进一步描绘了英雄以自己的生命与才华,守护并美化了国家山河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英雄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赞扬。
第三句“斗牛气灭英灵泯”,运用了“斗牛”这一星宿的意象,象征着英雄的豪情与勇气,而“气灭”与“英灵泯”则表达了对英雄英勇事迹的追忆与对英雄精神的永恒怀念。
最后一句“庙比昭王屋一间”,以“昭王屋”为喻,强调了吴越王庙作为纪念英雄之地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英雄虽已逝去,但其精神如同昭王屋一般,永远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席之地,体现了对英雄精神的传承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英雄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不仅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也深刻揭示了英雄精神对于民族与国家的重要意义,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