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接翼。
君看冰炭姿,燥湿更相息。
消长本天行,否泰非人力。
须知坦荡荡,自胜长戚戚。
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接翼。
君看冰炭姿,燥湿更相息。
消长本天行,否泰非人力。
须知坦荡荡,自胜长戚戚。
这首诗以对比手法开篇,将薰莸(香草与恶草)、枭鸾(恶鸟与好鸟)置于不同器皿和不同翼下,形象地表达了善恶、美丑、高下之间的鲜明对立。接着,诗人以冰炭比喻,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如同冰会融化为水,炭则能燃烧生热,两者在干燥与湿润的环境中展现出不同的特性,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指出这种消长变化是天地自然之理,而非人力所能完全控制。他强调了顺应自然法则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保持内心的坦荡,才能避免无谓的忧戚和烦恼,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态度与自然法则的关系,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变化时,保持平和的心态,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