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鳅何物,天外吐层阴。谈笑顷,浙江阔,海门深。
载雷车,霹雳挥神斧,劈仙岛,掀地轴,冯夷宅,鼋鼍窟,渺难寻。
十里红楼图画,展西风、快哉登临。
□□□□□,□□□□□。好客披襟。发萧森。
符金虎。袍银鼠。携玉麈。盍瑶簪。
喜骁儿踏浪,旗尾互浮沉。酹胥魂,浇海若,酒频斟。
隐约越峰数点,搅飞花、浑在波心。
爱渔舟荡雪,击楫起吴音。月上秋林。
灵鳅何物,天外吐层阴。谈笑顷,浙江阔,海门深。
载雷车,霹雳挥神斧,劈仙岛,掀地轴,冯夷宅,鼋鼍窟,渺难寻。
十里红楼图画,展西风、快哉登临。
□□□□□,□□□□□。好客披襟。发萧森。
符金虎。袍银鼠。携玉麈。盍瑶簪。
喜骁儿踏浪,旗尾互浮沉。酹胥魂,浇海若,酒频斟。
隐约越峰数点,搅飞花、浑在波心。
爱渔舟荡雪,击楫起吴音。月上秋林。
这首元代张可久的《六州歌头》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海洋景象。开篇以“灵鳅”起兴,象征着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暗示了接下来的奇幻叙述。词中通过“浙江阔,海门深”展现了大海的广阔与深邃,接着描述了雷神驾驭电光般的神斧,劈开仙岛,震撼大地,显现出天地之力的雄浑。
词人笔触转向人间仙境,红楼画卷般的城市在西风中展现,令人畅快登临。然而,画面中隐藏着神秘的符号和仪式,“□□□□□,□□□□□”,可能是对某种神秘典礼的暗示,增添了神秘色彩。
“好客披襟”转而描绘了主人的热情好客,穿戴华丽的服饰,共同举杯畅饮,庆祝骁勇之人踏浪的壮举。词中还提及祭奠海神和海若,以及渔舟荡漾、吴音响起的场景,营造出浓厚的海洋文化和民俗风情。
最后,词以月升秋林收束,越峰如点,飞花入水,渔舟击楫,构成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出词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深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海洋神话与人间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天佑生贤,安排处、麦秋六日。
人尽道、英雄慷慨,中兴人物。
佛祖庆生宜后两,洞宾初度犹迟七。
欲急流勇退作神仙,如何得。
州县考,劳书绩。
东西府,今虚席。
看台星北拱,寿星南极。
即见紫泥书下逮,须还班头立。
愿得君、千载庆风云,齐箕翼。
儒官措大,是官曰都得做。
宰相故崇下,呼召也须同,太原公子,能武又能文,闲暇里,抱琴书,车马时相过。
樽开北海,减请还知麽。
叵耐这点徒,刚入词、把人点污。
儒冠屈辱,和我被干连,累告讦,孟尝君,带累三千个。
迟日融和,乍雨歇东郊,嫩草凝碧。
紫燕双飞,海棠相衬,妆点上林春色。
点然望极。
因人天气浑无力。
又听得。
园苑,数声莺啭柳阴直。
当此暗想,故国繁华,俨然游人,依旧南陌。
院深沈、梨花乱落,那堪如练点衣白。
酒量顿宽洪量窄。
算此情景,除非殢酒狂欢,恣歌沈醉,有谁知得。
五洞深沈,九峰回抱,望中云汉相侵。
暮春天气,宫殿翠烟深。
一片山光澹净,溪月上、碧水浮金。
环楼杪,仙人度曲,空外响虚音。
龙香,时暗引,青鸾白鹤,飞下秋阴。
露华冷、环珠点缀瑶林。
犹记华胥梦断,从别後、几许追寻。
人间世,逝川东注,红日又西沈。
记得爷爷,说与奴奴,陈郎俊哉。
笑世人无眼,老夫得法,官人易聘,国土难媒。
印信乘龙,夤绿叶凤,选似扬鞭选得来。
果然是,西雍人物,京样官坯。
郑郎上马三杯。
莫把离愁恼别怀。
那孤灯只砚,郎君珍重,离愁别恨,奴自推排。
白发夫妻,青衫事业,两句微吟当折梅。
彦章去,早归则个,免待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