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巴达威亚至茂物》
《自巴达威亚至茂物》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前村刈稻后分秧,南陇初花北半黄。

猛记明宵当祀灶,水田万罫是他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异国他乡的田园风光与生活习俗,充满了浓厚的异域风情和深沉的思乡之情。

首句“前村刈稻后分秧”,描绘了一幅稻田收割与播种交替的场景,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与季节的更迭。刈稻即收割稻谷,分秧则是播种新一季的稻苗,这一过程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辛勤耕耘与对丰收的期待。

次句“南陇初花北半黄”,通过对比色彩的变化,展现了不同区域的自然景观。南陇可能指的是南方的山丘或高地,初花暗示着这里开始进入春天,万物复苏;而北半黄则可能是指北方地区,此时正值秋季,稻田呈现出一半金黄的景象。这种色彩的对比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的差异,也隐含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替。

第三句“猛记明宵当祀灶”,表达了诗人对当地风俗习惯的留意与尊重。祀灶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举行,以祭祀灶神,祈求来年家庭平安、五谷丰登。诗人在此刻突然想起这个习俗,显示出他对异国文化的敏感与融入,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思乡之情。

最后一句“水田万罫是他乡”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点明了身处异国他乡的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罫(guǐ)在这里指的是田地的划分,水田万罫象征着广阔的农田,但对诗人而言,这些熟悉的景色却成了他乡的标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异国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深情回忆,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海山仙馆门联

海上神山;仙人旧馆。

(0)

郑成功祠联

人间剩有田横岛;海外今留箕子碑。

(0)

集字联

山有此生未能至;竹为一日不可无。

(0)

集句联

草木含清色;岩廊挹大猷。

(0)

福州新馆联

三山佳气瞻鳌背;九陌香尘驻马蹄。

(0)

乾隆80万寿联

八征陈姒范;三祝晋尧封。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