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踪迹半江湖,岁晚淮乡识旧都。
小却车尘行复止,要看山色有还无。
关山回首嗟何限,风景于人岂不殊。
犹得故人谈世事,金城方略政堪图。
平生踪迹半江湖,岁晚淮乡识旧都。
小却车尘行复止,要看山色有还无。
关山回首嗟何限,风景于人岂不殊。
犹得故人谈世事,金城方略政堪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过扬州平山堂邂逅许深父主漕》。诗中,作者以个人的漂泊生涯为背景,表达了在晚年时来到淮乡,重游旧都扬州的感慨。他描述了车马尘埃中的行止不定,以及对山色变化的留恋和期待,暗示了时光流转与人事变迁。
"平生踪迹半江湖",诗人自述一生足迹遍布江湖,体现了其经历丰富,四处游历的生活状态。"岁晚淮乡识旧都",则点明了诗人晚年时回到淮乡,再次见到熟悉的扬州城,勾起了对过去的回忆。
"小却车尘行复止,要看山色有还无",通过描绘车轮扬起的尘土和对山色的追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关山回首嗟何限",表达了对远方关山的怀念和人生的感叹,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风景于人岂不殊",诗人感慨风景虽美,但人事已非,暗示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最后两句"犹得故人谈世事,金城方略政堪图",则转而写到能与老友交谈世事,探讨治国方略,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含蓄,既描绘了个人的旅途见闻,又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袁说友独特的文学风格。
象骨岩居闽府教,江海两封黄纸召。
孤云自南仍更东,阻觐尧蓂友廊庙。
讲通明论毗昙经,一佛出世祇为人。
凝师白傅有真契,凿齿弥天必相值。
河汉滔滔渺涯涘,三反九折时游戏。
簦屩跻堂累千辈,鍧雷激电非思议。
毫忽微差失大千,同尽鸳鸿与蝼蚁。
菩提一切皆具足,刮膜分光诚岂弟。
体味龙宫七佛书,卢老面目云何是。
馀生流浪无明窟,回首尘尘非自己。
季咸鬼眼必见窥,和璞妙算应不遗。
大士知言善呵蔽,朝闻夕殒甘如饴。
疑蛇一祛病当愈,识路还家要有时。
金华士女涕泗流,胡为决往龙翔游。
是间虽住亦非住,奔轶常行祖师处。
《龙翔真歇和尚求诗赠一首》【宋·苏籀】象骨岩居闽府教,江海两封黄纸召。孤云自南仍更东,阻觐尧蓂友廊庙。讲通明论毗昙经,一佛出世祇为人。凝师白傅有真契,凿齿弥天必相值。河汉滔滔渺涯涘,三反九折时游戏。簦屩跻堂累千辈,鍧雷激电非思议。毫忽微差失大千,同尽鸳鸿与蝼蚁。菩提一切皆具足,刮膜分光诚岂弟。体味龙宫七佛书,卢老面目云何是。馀生流浪无明窟,回首尘尘非自己。季咸鬼眼必见窥,和璞妙算应不遗。大士知言善呵蔽,朝闻夕殒甘如饴。疑蛇一祛病当愈,识路还家要有时。金华士女涕泗流,胡为决往龙翔游。是间虽住亦非住,奔轶常行祖师处。
https://shici.929r.com/shici/EpjZLQwPwZ.html
蠉飞蠕动诚微物,尺素轻盈谁画出。
一朝君手将动摇,犹似吟风欲跳逸。
竹梢草际弄轻翰,水墨浅深见纤质。
昔人徒爱明月诗,何似今看老师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