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诸方行化·其二》
《送诸方行化·其二》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谁管川途冻未开,笑持铁钵出山来。

心花不落东君手,待把灵根火里栽。

(0)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和尚手持铁钵,穿越冰封的河流,前往四方传法的情景。诗中充满了禅意与哲理,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行动的对比,展现了修行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首句“谁管川途冻未开”,以“冻未开”的川途象征修行之路的艰难与阻隔,暗示了佛法传播的不易。然而,次句“笑持铁钵出山来”则以和尚的乐观态度和坚定决心,反衬出他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与自信。这里的“笑”字,不仅表现了和尚的豁达心境,也寓意着佛法的温暖与光明,能够照亮前行的道路。

第三句“心花不落东君手”,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东君”比喻为掌控万物生长的春神,象征着佛法的无边力量。这句话表达了在佛法的引领下,修行者的心灵如同绽放的花朵,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同时,这里也暗含了佛法能使人内心得到净化和升华的深刻寓意。

最后一句“待把灵根火里栽”,以“灵根”比喻修行者的本性或初心,而“火里栽”则形象地描绘了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念、磨练意志的过程。这句话既是对和尚勇往直前精神的赞颂,也是对所有修行者在逆境中坚持自我、不断精进的鼓励。它强调了在困难与挑战面前,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成长与觉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佛教修行的精神风貌,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真理、坚持自我、不断成长的哲理。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锦缠道.丰台观芍药留宿城南花坞

海样韶光,直得一身漂去。任浮沉、万红深处。

露华渲染浓如许。叶叶衫罗,总被香黏住。

听吹来玉箫,似人私语。殢柔肠、醉云眠雨。

向閒亭、一枕谁为侣。夜深月上,梦与花魂遇。

(0)

十骥咏·其八御赐燕色驹

叆叇烟云覆碧蹄,朝来天厩暮辽西。

昨宵逐电分明见,八尺玄虬带障泥。

(0)

萧生瑶来自西昌访余商邱十日辞去·其一

十载交游感慨中,清樽凉夜意何穷。

送行冷署仍前度,犹有榴花似火红。

(0)

锦溪八景为林熙吉题·其五迁莺林

晓步迁莺林,莺声何睍睆。

把酒坐垂杨,不觉归来晚。

(0)

闻警·其一

西贼寒盟秋犯边,黄尘漠漠暗高天。

一从互市通穷塞,廿载偷安罢控弦。

绝域羽书飞幕府,连营烽火照甘泉。

诸公早建安危策,四海苍生正倒悬。

(0)

古意

一天秋色露华清,独倚妆台别恨生。

锦字缄愁过蓟水,寒衣将泪到辽城。

梦回万里金微路,肠断三更玉篴声。

起视明河人不见,朔云边月总关情。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