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郎二十首·其三》
《贺新郎二十首·其三》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作计吾归矣。算长安、衣冠物望,如斯而已。

扰扰一群乌白头,妄语便为名士。

只君辈、姓名难记。

但觉逢人都不识,更天涯、何处寻知己。

我与我,周旋耳。此间无地堪沉醉。

便当年、虎贲驺卒,至今馀几。

柴棘胸中三斗许,触处即生芒刺。

部事事、不如人意。

绛灌无文随陆武,要何如、铜雀台前伎。

谁健者,令公喜。

(0)
鉴赏

这首《贺新郎》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表达了一种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

开篇“作计吾归矣”,诗人似乎在宣告自己的归隐之意,对世俗的纷扰感到厌倦。“算长安、衣冠物望,如斯而已”一句,暗含对京城权贵阶层的讽刺,认为他们的期望和作为都已大失所望。接着,“扰扰一群乌白头,妄语便为名士”描绘了当时社会上那些追求虚名、言不由衷之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不满。

“只君辈、姓名难记”则转向对真正有才华、有品行之人的赞美,强调他们虽不被世人记住,却值得尊敬。“但觉逢人都不识,更天涯、何处寻知己”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遇的感慨,即使在广阔的天地间也难以找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

“我与我,周旋耳”一句,诗人自问自答,强调了自我与自我之间的对话与理解,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此间无地堪沉醉”则表达了对现实环境的不满,暗示了诗人希望在精神世界中寻求慰藉。

“便当年、虎贲驺卒,至今馀几”回顾历史,感叹当年的豪杰如今所剩无几,表达了对时间流逝、英雄末路的感慨。“柴棘胸中三斗许,触处即生芒刺”形容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如同充满荆棘,处处让人感到刺痛。

“部事事、不如人意”是对当前工作或生活状态的不满,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绛灌无文随陆武,要何如、铜雀台前伎”通过典故,对比了文武双全与徒有虚名的不同,表达了对真正才能的推崇。

最后,“谁健者,令公喜”以反问结束,暗示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能够保持乐观、积极态度的人并不多见,表达了对真正能带来喜悦与希望之人的期待。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寄天台司马道士

卧来生白发,览镜忽成丝。

远愧餐霞子,童颜且自持。

旧游惜疏旷,微尚日磷缁。

不寄西山药,何由东海期。

(0)

舟中夜行

榜人识江路,挂席从宵征。

莫辨洲渚状,但闻风波惊。

阴云正飘飖,落月无光晶。

岂不畏艰险,所凭在忠诚。

何时达遥夜,伫见初日明。

(0)

九日登高

诗家九日怜芳菊,迟客高斋瞰浙江。

汉浦浪花摇素壁,西陵树色入秋窗。

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

四子醉时争讲德,笑论黄霸屈为邦。

(0)

杂曲歌辞.行路难二首·其一

行路难,君好看。

惊波不在黤黮间,小人心里藏崩湍。

七盘九折寒崷崒,翻车倒盖犹堪出。

未似是非唇舌危,闇中潜毁平人骨。

君不见楚灵均,千古沉冤湘水滨。

又不见李太白,一朝却作江南客。

(0)

经吴平观

中元斋醮后,残烬满空坛。

老鹤心何待,尊师鬓已乾。

幡灯古殿夜,霜霰大椿寒。

谁见长生路,人间事万端。

(0)

江寺春残寄幕中知己二首·其一

谁遣西来负岳云,自由归去竟何因。

山龛薜荔应残雪,江寺玫瑰又度春。

早岁便师无学士,临年却作有为人。

何妨夜醮时相忆,伴醉佯狂笑老身。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