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斋醮后,残烬满空坛。
老鹤心何待,尊师鬓已乾。
幡灯古殿夜,霜霰大椿寒。
谁见长生路,人间事万端。
中元斋醮后,残烬满空坛。
老鹤心何待,尊师鬓已乾。
幡灯古殿夜,霜霰大椿寒。
谁见长生路,人间事万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中元节后的斋醮(佛教的清净道场)之后,心境和自然环境的融合。"残烬满空坛"写出了斋醮结束后,香炉中的余香尚存,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定状态。"老鹤心何待"则是诗人自比为老鹤,表达了对悟道的急切和渴望。
"尊师鬓已乾"透露出对师长岁月流逝的感慨,可能是指禅师的头发因年迈而变得干枯,这里暗含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幡灯古殿夜"则描绘出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夜晚场景,"霜霰大椿寒"更强化了这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最后两句"谁见长生路,人间事万端"表达了诗人对于永恒和解脱的追求,以及对世间纷扰复杂的感慨。这两句话既是对禅理的体悟,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整首诗通过对斋醮后夜晚场景的描写,展现了禅宗对于生命、时间和悟道的独特思考。
愚民参差,成此幽囚。绵绵赤抱,皤皤白头。
过隙野马,涉世浮沤。狂迂速罪,予复何尤。
魂欲我去,飘忽远游。呜呼魂兮魂兮,尔无板荡。
骨肉万里,涕泣我望。
两足屈栾,双目眩暗。身孱罪长,影形相伴。
百忧时触,五内凄惨。耿耿茕茕,夜以达旦。
生理几何,魂将我散。呜呼魂兮魂兮,宜莫即散。
我皇聪照,当有涣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