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听沈君弹琴诗三首·其一》
《夏日听沈君弹琴诗三首·其一》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山居足清赏,独恨不能琴。

偶接青溪客,因听白雪音。

寒暄乍翻复,丘壑转深沉。

谁道嵇中散,风流更可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山居听琴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诗人通过“山居足清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而“独恨不能琴”则透露出一种遗憾,似乎在说虽然身处美景之中,却无法亲自弹奏一曲以增添这份静谧的氛围。

接着,“偶接青溪客,因听白雪音”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偶遇琴友,得以聆听高雅琴声的喜悦。这里的“白雪音”比喻高洁纯净的音乐,与“青溪客”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寒暄乍翻复,丘壑转深沉”则进一步渲染了听琴时的氛围变化,寒暑交替,仿佛让周围的山峦也变得更加深邃和宁静。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暗示了琴声对人心境的影响,使人在音乐的引领下,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最后,“谁道嵇中散,风流更可寻”一句,借用了嵇康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度的向往和追忆。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和哲学家,以他的“竹林七贤”形象著称于世。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既赞美了当前琴友的高雅风范,也寄托了对历史文人风骨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山居听琴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之美与自然之美的和谐交融,以及对古代文人精神的追慕,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六十九

高士心栖不二门,兴亡坐阅似晨昏。

坛南数亩闲花竹,道是当年梦蝶园。

(0)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二

内地安知绝海滨,车行千里响辚辚。

却思他日青齐路,辙迹纵横扑面尘。

(0)

次林小眉君留别瑶韵

自欣强健得天怜,高节相矜作鲁连。

斫地哀歌馀匣剑,过门慨赠缺囊钱。

玉关春柳乡愁惹,湘浦秋兰国恨牵。

任与世人成败论,空山还有著书年。

(0)

纪念银瓶赠与式当日赋呈鹤亭社长

忱甫中郎馆已捐,维持诗界赖君贤。

人从儒雅钦风度,我喜骚坛绍月泉。

一代敦槃牛耳执,千秋文采豹皮传。

论功愧乏琼瑶报,聊献银瓶上讲筵。

(0)

纪念银瓶赠与式当日赋呈鹤亭社长

大雅扶轮力不疲,频开盛会继南皮。

论交我愧非东野,知己君诚似退之。

海国鸥盟应共守,骚坛牛耳每相期。

吾侪图报无多物,一个银瓶一首诗。

艺苑蜚声笔一枝,天真醇朴是吾师。

学穷宋理词能达,吟洽唐音句绝奇。

静坐人皆慕明道,寡言我欲拜钦之。

从来汐社关心甚,海内风骚仗主持。

(0)

过栖霞山

金陵三十里,山色从此分。

松根蟠古石,石骨仍嶙峋。

云霞出空际,半壁馀龙纹。

离宫连梵宇,自昔何缤纷。

一旦驰道荒,落红送斜曛。

山灵阅兴废,人世叹尘氛。

舍宅明僧绍,传作陶隐君。

虚声齐梁代,岂诚麋鹿群。

后有真隐者,名氏不可闻。

著书亦埋地,怀哉张白云。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