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赴幽期,秋风动客悲。
半生一梦过,万事二毛知。
交久真情见,官閒野性宜。
菊花迟亦好,簪鬓莫教辞。
南郭赴幽期,秋风动客悲。
半生一梦过,万事二毛知。
交久真情见,官閒野性宜。
菊花迟亦好,簪鬓莫教辞。
这首明代潘希曾的诗《次韵李学士梦弼会同年于隆禧寺四首(其二)》描绘了诗人南郭与友人李学士在秋风中聚会的情景。首句“南郭赴幽期”展现了诗人前往幽静之地与友人相约的场景,暗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秋风动客悲”通过秋风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人生无常之感。
“半生一梦过”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如梦般流逝的感慨,暗示了岁月匆匆,人生短暂。而“万事二毛知”则以头发斑白象征年华老去,对世事的洞察力更加深刻。在友情方面,“交久真情见”强调了经过长久交往后,真挚的情感得以显现。
“官閒野性宜”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更倾向于自然的闲适生活。最后两句“菊花迟亦好,簪鬓莫教辞”,诗人以菊花的迟开寓意人生的从容不迫,劝告自己和朋友不必过于忧虑时光流逝,享受当下,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和对友情的珍视。
朔雪年来少,玄冬雨复零。
风驱寒作阵,烟锁翠为屏。
闭户宁高卧,怀人忍独醒。
冲泥循野径,驻马叩禅扃。
身世元漂梗,朋游乍合萍。
笑谈多会景,礼法尽忘形。
芳润鸡园遍,慈云鹿苑停。
品茶偕陆羽,颂酒对刘伶。
林隐僧寮暝,灯连佛殿青。
厨分香积饭,诵听法华经。
授简矜词丽,论文聚德馨。
蒲团淹坐久,檐溜转泠泠。
令节招携聚会频,移尊更傍帝城闉。
金吾不禁閒游骑,玉漏休催结赏人。
淑气千门方霁雪,阳和满目堪怡悦。
九微灿若紫垣星,百影辉连朱户月。
太乙通宵祀汉宫,此时卜夜将无同。
银花树合光逾远,竹叶杯深乐正融。
佳丽金陵美自昔,留连想见豪华日。
临春阁上管弦多,结绮楼头歌吹溢。
吾党如今但乐群,却缘高会得论文。
共看结綵娱清夜,最好传柑遗细君。
见说天官初定籍,造物悠悠未易测。
世事何心卜紫姑,但须剧饮同今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