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申瑶翁咏物十四首·其十四月露》
《和申瑶翁咏物十四首·其十四月露》全文
明 / 邓云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秋夕烟消万里天,冰轮沆瀣两澄鲜。

洗妆半湿霓裳袖,扬彩轻沾玉井莲。

不用方诸偏滴沥,直从仙掌望婵娟。

夜寒宫瓦层澜动,犹伴长门玉箸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月色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周围景物的和谐交融。首句“秋夕烟消万里天”,描绘出秋夜天空的辽阔与清朗,烟雾散去,展现出一片无垠的碧蓝。接着,“冰轮沆瀣两澄鲜”一句,将月亮比作冰轮,与露珠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纯净的氛围。

“洗妆半湿霓裳袖,扬彩轻沾玉井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洗涤之水,轻轻拂过,如同霓裳之袖被洗净,又似月光轻触莲花,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这里不仅描绘了月光的柔和与美丽,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不用方诸偏滴沥,直从仙掌望婵娟”则进一步表达了对月光的赞美,方诸是一种古代用来取露水的工具,此处省略使用,直接通过仙掌(传说中仙人所持之物)来仰望月光,强调了月光的纯净与高洁。

“夜寒宫瓦层澜动,犹伴长门玉箸悬”最后两句,通过想象宫殿中的景象,以及长门(汉武帝时期皇后居住之地)的玉箸(指皇后使用的玉制筷子)依然悬挂,象征着月光虽寒,却依然陪伴着孤独之人,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光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高雅而又略带哀愁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持久不变的追求。

作者介绍
邓云霄

邓云霄
朝代:明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猜你喜欢

赠目眇者

达人所遇有生涯,高卧穷阎自一家。

阅世正嫌岩下电,开樽且看雾中花。

(0)

题庠阇黎二画·其一秋景

秋山瘦嶙峋,秋水渺无津。

如何草亭上,却欠倚阑人。

(0)

詹仲信以山水二轴为寿固辞不可乃各作一绝句谢之·其一春山

策蹇渡桥春雨馀,乱山缺处草亭孤。

不知何许丹青手,画我当年入蜀图。

(0)

感昔二首·其二

八阵原头纵猎归,割鲜藉草酒淋漓。

谁知此夕西窗里,一盏青灯独咏诗。

(0)

感昔七首·其二

神女祠前猿夜鸣,相公溪上草初生。

重游惟有西窗梦,一点灯青梦不成。

(0)

感旧绝句七首·其五

半红半白官池莲,半醒半醉女郎船。

鸳鸯惊起何曾管,折得双头喜欲颠。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