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心栖不二门,兴亡坐阅似晨昏。
坛南数亩闲花竹,道是当年梦蝶园。
高士心栖不二门,兴亡坐阅似晨昏。
坛南数亩闲花竹,道是当年梦蝶园。
此诗描绘了一位高士的心境与生活状态,隐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首句“高士心栖不二门”,点明了主人公的超凡脱俗,心无旁骛,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独立。次句“兴亡坐阅似晨昏”,进一步展现了高士面对历史更迭、世事沉浮时的平静与超脱,仿佛时间在他眼中只是日复一日的晨昏交替,没有太多波澜。
接着,“坛南数亩闲花竹”一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自然的氛围,暗示了高士生活的环境与心境的和谐统一。而“道是当年梦蝶园”则以典故入诗,借用庄子《齐物论》中“梦蝶”的故事,表达了高士对于自我与外界、现实与虚幻之间界限的模糊理解,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高士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扁舟送客浔阳上,琵琶夜半深语。
五指分明,四调历乱,老大飘零终古。天涯尔汝。
诉往事尊前,教坊曾谙。
湿尽青衫,最怜司马酒醒处。年来薄宦如许。
剩一船书画,同听渔鼓。
南部新愁,西江旧梦,秋月玉钩初吐。蹉跎何补。
叹解佩伊谁,未逢交甫。说与周郎,拂弦容易误。
检点残书卷,想从前、琐窗吟句,闲情自遣。
仿宋摹唐凄艳绝,字字泪珠红泫。
便做尽、春蚕丝茧。
犹记妆前曾问字,到而今、终悔因缘浅。
心上恨,几时展。开函一纸聪明显。
认玲珑,簪花妙格,寿萱书扁。
不道残年多变幻,转瞬浮云苍犬。
算薄命、诗人不免。
剩有零星珠玉在,付梓人、拼把春衫典。
诗细校,夜灯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