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书来劝我归,不堪衰病尚依违。
幸逢明主真难报,得谢清时会有几。
六月又颁南国笋,三春空老北山薇。
欲知退食委蛇地,禁柳垂城转夕晖。
儿子书来劝我归,不堪衰病尚依违。
幸逢明主真难报,得谢清时会有几。
六月又颁南国笋,三春空老北山薇。
欲知退食委蛇地,禁柳垂城转夕晖。
这首明代潘希曾的《得徽子书走笔荅之》表达了诗人收到儿子来信,希望他回家的劝告时的复杂心情。诗中,诗人自述身体衰弱多病,对于是否回归故乡犹豫不决。他感慨自己有幸遇到贤明君主,但回报的机会却不多,暗示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六月又颁南国笋”描绘了南方的夏季,可能象征着家乡的温馨与舒适,而“三春空老北山薇”则表达了诗人滞留北方,即使春天来临也无法享受故乡的美好。最后两句,“欲知退食委蛇地,禁柳垂城转夕晖”,诗人想象自己归乡后的闲适生活,看着城墙边的柳树在夕阳下摇曳,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期待交织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亲情与仕途的矛盾,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朝士人的情感世界。
冻雨跳空,朔云屯地,陡觉夜寒无赖。
谁从蕊阙,宴罢群仙,一样佩零珠解。
应唤冯夷,起舞回风,搅碎渺茫银海。
倚南窗清思,盈襟看尽,整容斜态。
君试问、白羽鸣弦,青貂束锦,千骑猎归烟塞。
何如倦客,蜡屐枝筇,乘兴竹边梅外。
随处堪寻,卖酒人家,春渚水乡挑菜。
趁湖山晴晓,吟魂飞上,玉峰瑶界。
红雨西园,香雪东风,还又春暮。
当时双浆悠悠,送客绿波南浦。
阳关一阕,至今隐隐余音,眼前浑是分携处。
此恨有谁知,倚阑干无语。凝伫。
天涯几许离情,化作暮云千缕。
过尽征鸿,依旧归期无据。
京尘染袂,故人应念飘零,岂知翻被功名误。
无处着羁愁,满春城烟雨。
人间良夜,是年年、八月中秋时节。
万古青天当此际,正要十分澄澈。
何处浮云,微茫黯淡,便把青光隔。
凭栏三叹,恨无长笛吹裂。
坐看蜡烛争辉,青灯吐焰,负煞尊前客。
待到谯楼初鼓后,不觉衣裳凉彻。
试草新词,凭风吹去,教向嫦娥说。
须臾知道,广寒推出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