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舍永佑旁,向曾名写心。
问心于何写,继述予日钦。
勤民视如伤,畏天凛难谌。
崇文虑文恬,诘武戒武淫。
祖功与宗德,如日月照临。
游巡贵有事,宁在盘山林。
精舍永佑旁,向曾名写心。
问心于何写,继述予日钦。
勤民视如伤,畏天凛难谌。
崇文虑文恬,诘武戒武淫。
祖功与宗德,如日月照临。
游巡贵有事,宁在盘山林。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写心精舍》。诗中表达了对“写心”这一概念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文化、政治等多方面问题的见解。
首句“精舍永佑旁,向曾名写心”,点明了地点——“写心精舍”,并暗示了此处是心灵寄托之所。接着,“问心于何写,继述予日钦”,提出疑问,引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传承的重要性。
“勤民视如伤,畏天凛难谌”,强调了对民众的关怀和敬畏自然的态度,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接下来,“崇文虑文恬,诘武戒武淫”,表达了对文化和武力的审慎态度,倡导以文治国,反对过度使用武力。
“祖功与宗德,如日月照临”,赞美祖先的功绩和家族的美德如同日月般照耀人心,强调了家族传统和历史的重要性。最后,“游巡贵有事,宁在盘山林”,指出帝王巡游应关注民生,而非仅仅流连于山水之间,体现了对君主责任的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弘历作为一位帝王对于国家治理、道德修养、文化传承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昔予独钓东流津,赤脚踏石头冠云。
乱发垂耳不受束,时时裹头石川巾。
四角岳岳不肯折,方峰高桶双缨裂。
迩冠章甫从折腰,碧海苍波自瀹雪。
太白山人西南来,风神虚朗无尘埃。
翩然相赠真不忝,山精海若惊崔嵬。
几年疲薾劳风尘,墨绶铜章愧此身。
他时顾我日观上,被发与子骑麒麟。
青青园中柳,当我西南牖。
征夫从远来,一路平安不。
艰难万馀里,涕泣不能口。
辞家未数年,家人皆皓首。
贫贱易出门,别离一以久。
朱华被霜露,焉能不速朽。
呼儿办粗饭,聊乐不为厚。
但得故乡人,日饮故乡酒。
岭外稀繁霜,草木不黄落。
穷巷生阴风,客心乃萧索。
斗杓指实沈,勾陈半隐爚。
蟋蟀满床下,篝灯夜戄戄。
此地罗浮山,古人尝采药。
何不披短衣,入山饱藜藿。
晓从外来者,皆言道路恶。
我欲依神仙,神仙不可托。
粤昔南昌尉,志存匡社稷。
上书纠时宰,孰云非臣职。
汉网已弛纲,颠木难再植。
明哲早见几,冥鸿避矰弋。
隐迹吴市门,学道此山侧。
岂同养生家,脩鍊资服食。
旁有濯缨池,丹井字并勒。
昔人骖鸾去,无从辨虚实。
药苗长几何,求之或可得。
酌酒坐高岑,浩歌泻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