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诗三首·其一》
《古诗三首·其一》全文
明 / 方以智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岭外稀繁霜,草木不黄落。

穷巷生阴风,客心乃萧索。

斗杓指实沈,勾陈半隐爚。

蟋蟀满床下,篝灯夜戄戄。

此地罗浮山,古人尝采药。

何不披短衣,入山饱藜藿。

晓从外来者,皆言道路恶。

我欲依神仙,神仙不可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岭南地区,面对寒冷霜冻与萧瑟景象时的内心感受。首句“岭外稀繁霜”点明地点与季节,霜冻稀少而寒冷,暗示环境的恶劣。接着“草木不黄落”与“穷巷生阴风”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荒凉与凄冷的氛围。诗人身处穷巷之中,感受到阴冷的风,内心也变得萧索。

“斗杓指实沈,勾陈半隐爚”两句运用天文现象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浩瀚,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蟋蟀满床下,篝灯夜戄戄”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夜晚的寂静与孤独,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挣扎。

后四句“此地罗浮山,古人尝采药。何不披短衣,入山饱藜藿”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向往与追求,希望像古代的采药人一样,深入山林,寻找生命的真谛与内心的平静。然而,“晓从外来者,皆言道路恶。我欲依神仙,神仙不可托”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困惑,即使渴望接近自然与超脱世俗,但现实的艰难与未知的恐惧又让他感到无力与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

作者介绍
方以智

方以智
朝代:明

方以智(1611—1671),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汉族,安徽桐城人。崇祯13年进士,官检讨。弘光时为马士英、阮大铖中伤,逃往广东以卖药自给。永历时任左中允,遭诬劾。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法名弘智,发愤著述同时,秘密组织反清复明活动。康熙10年3月,因“粤难”被捕,十月,于押解途中自沉于江西万安惶恐滩殉国。学术上方以智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
猜你喜欢

兵要望江南·其十三占地第十五

营寨地,泉水及生尘。

有战不离于月内,早排兵甲敌边邻,移寨避灾迍。

(0)

兵要望江南·其二占北斗第十四

斗口内,慧现出光芒。

海内兵戈俱大起,江河流绝业成荒,民作甲兵粮。

(0)

兵要望江南·其十七占星第十三

同伏现,相去尺馀间。

交战将兵须有应,水居月上战应先,月内必师还。

(0)

兵要望江南·其一占日第十一

太阳位,为主正为君。

兆主国君家国事,通行循度总和平,昏蚀主忧惊。

(0)

兵要望江南·其十四占云第三

云来往,有似两争龙。

只在外军盘顶上,贼邦兵将必逢凶,我帅显英雄。

(0)

回波乐·其六十三

我本野外夫,不能恒礼则。

为性重任真,吃著随所得。

既与万物齐,方□守静默。

一身逢太平,五内无六贼。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