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二首·其二》
《拟古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方以智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青青园中柳,当我西南牖。

征夫从远来,一路平安不。

艰难万馀里,涕泣不能口。

辞家未数年,家人皆皓首。

贫贱易出门,别离一以久。

朱华被霜露,焉能不速朽。

呼儿办粗饭,聊乐不为厚。

但得故乡人,日饮故乡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庭在亲人离乡远行后所经历的情感波折与生活变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征夫离家出征的艰辛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家中亲人因长时间的分离而产生的无奈与哀愁。

首句“青青园中柳,当我西南牖”以自然景物起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着,“征夫从远来,一路平安不”直接点明了主题——征夫的离家出征及其家人对其安全的担忧。随后,“艰难万馀里,涕泣不能口”描绘了征夫在遥远路途中的困苦与家人内心的痛苦,情感深沉,令人动容。

“辞家未数年,家人皆皓首”反映了时间的飞逝与家庭成员的老去,强调了离别之痛的持久性。接下来,“贫贱易出门,别离一以久”则揭示了社会底层人士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家远行的现实,以及长时间的分离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朱华被霜露,焉能不速朽”运用比喻,将人生比作易受岁月侵蚀的花朵,暗示了生命终将衰败的命运。最后,“呼儿办粗饭,聊乐不为厚。但得故乡人,日饮故乡酒”表达了家人即便生活艰苦,也愿意以简朴的生活方式维持对故乡的怀念,期待着与故乡人的团聚,体现了深厚的乡情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深刻地反映了战争背景下家庭的分离之痛、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深度。

作者介绍
方以智

方以智
朝代:明

方以智(1611—1671),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汉族,安徽桐城人。崇祯13年进士,官检讨。弘光时为马士英、阮大铖中伤,逃往广东以卖药自给。永历时任左中允,遭诬劾。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法名弘智,发愤著述同时,秘密组织反清复明活动。康熙10年3月,因“粤难”被捕,十月,于押解途中自沉于江西万安惶恐滩殉国。学术上方以智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
猜你喜欢

鲸背吟二十二首·其十五走风

夜飓颠狂浪卷天,深渊多少走风船。

一宵行尽波涛险,只在芦花浅水边。

(0)

春日书怀

忙里过韶华,东风日易斜。

黄粱应未熟,白酒尚堪赊。

蝶魄迷幽梦,蛛丝绊落花。

百年能有几,随分度生涯。

(0)

花心动

忽睹菱花,这一程、减却风流颜色。

邻姬戏问,愧我为羞,无语低头寥寂。

珠泪纷纷和粉垂,襟袂旧痕乾又湿。

但感起愁怀,堆堆积积。杜宇催春急。

烟笼花柳,粉蝶难寻觅。

紫燕喃喃,黄莺恰恰,对景脂消香浥。

篆烟将尽愁未休,乍得御沟玻璃碧。

教红叶往来,传个消息。

(0)

垂丝钓

听风听雨,春残花落门掩。乍倚玉阑,旋剪夭艳。携醉靥。放溯溪游缆。波光撼。映烛花黯澹。

碎霞澄水,吴宫初试菱鉴。旧情顿减。孤负深杯滟。衣露天香染。通夜饮。问漏移几点。

(0)

咏怀·其七十八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崙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0)

读史述九章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其九张长公

远哉长公,萧然何事?世路多端,皆为我异。

敛辔朅来,独养其志。寝迹穷年,谁知斯意。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