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贵有节制,弗取一往流。
石坝贮盈科,泉源犹上头。
数顷宛成湖,其心亭实楼。
制俭于明圣,所喜名清幽。
进舟无暇登,隔岸与目谋。
忆我三巡浙,湖心句每留。
此诚近而便,曾未一再游。
忽近而事远,皆然我亦犹。
忪如为之惧,于政其可不。
水贵有节制,弗取一往流。
石坝贮盈科,泉源犹上头。
数顷宛成湖,其心亭实楼。
制俭于明圣,所喜名清幽。
进舟无暇登,隔岸与目谋。
忆我三巡浙,湖心句每留。
此诚近而便,曾未一再游。
忽近而事远,皆然我亦犹。
忪如为之惧,于政其可不。
这首诗以过湖心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政治责任的深思。
首句“水贵有节制”,点明了水的重要性,并强调了节制之美。接着“弗取一往流”、“石坝贮盈科”、“泉源犹上头”描绘了湖水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展现了水的丰富形态和生命力。通过“数顷宛成湖”、“其心亭实楼”的描述,诗人将湖面比作小湖,亭楼则成了点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制俭于明圣,所喜名清幽”两句,既是对湖心亭环境的赞美,也是对古代圣贤简约生活态度的向往。接下来,“进舟无暇登,隔岸与目谋”表达了诗人虽身处湖中却无法深入体验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政治事务的忙碌。
“忆我三巡浙,湖心句每留”回忆了诗人多次经过湖心亭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深刻印象。“此诚近而便,曾未一再游”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距离近且方便,但并未多次游览的遗憾。
最后,“忽近而事远,皆然我亦犹”、“忪如为之惧,于政其可不”表达了诗人对政治责任的深切忧虑,即使在享受自然美景时,也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政治责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全面的人文关怀。
平生岁寒心,颇好岁寒色。
一松如人长,惨淡穷山侧。
樵儿日过之,有意斧斤得。
予心异尔意,野圃为移植。
醉听疏声眠,吟到细阴息。
落落岩涧姿,相对永朝夕。
如言千载后,其长可千尺。
人生虽百年,相期眇无极。
且结无情游,汝固予何易。
岂待百年外,人松两殊迹。
人为松下土,松化土上石。
我生始逾壮,足以伴寒碧。
廊腰偃月势环遭,秋宇澄明照一毫。
楼槛转身侵白日,海山随眼没惊涛。
泉枯碧甃鳗形遁,屋跨苍崖鸟翼劳。
屈指旧游今二纪,新愁烂熳入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