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岁寒心,颇好岁寒色。
一松如人长,惨淡穷山侧。
樵儿日过之,有意斧斤得。
予心异尔意,野圃为移植。
醉听疏声眠,吟到细阴息。
落落岩涧姿,相对永朝夕。
如言千载后,其长可千尺。
人生虽百年,相期眇无极。
且结无情游,汝固予何易。
岂待百年外,人松两殊迹。
人为松下土,松化土上石。
我生始逾壮,足以伴寒碧。
平生岁寒心,颇好岁寒色。
一松如人长,惨淡穷山侧。
樵儿日过之,有意斧斤得。
予心异尔意,野圃为移植。
醉听疏声眠,吟到细阴息。
落落岩涧姿,相对永朝夕。
如言千载后,其长可千尺。
人生虽百年,相期眇无极。
且结无情游,汝固予何易。
岂待百年外,人松两殊迹。
人为松下土,松化土上石。
我生始逾壮,足以伴寒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野园移植小松》,表达了诗人对岁寒之松的深深喜爱和对其品格的赞美。首句“平生岁寒心,颇好岁寒色”揭示了诗人对坚韧不屈、耐寒品性的崇尚。接着,“一松如人长,惨淡穷山侧”描绘了小松孤独而挺拔的形象,生长在荒僻的山崖边。
诗人看到樵夫每日经过,意图砍伐,但自己却有不同的心思,决定将松树移植到自家的野园中。“醉听疏声眠,吟到细阴息”写出了诗人与松树相伴的宁静生活,欣赏着松树带来的清音和阴凉。松树的形态“落落岩涧姿,相对永朝夕”,象征着长久的陪伴和不变的忠诚。
诗人想象千年之后,松树依然茁壮成长,表达出对松树永恒生命力的期待。“人生虽百年,相期眇无极”暗示人与松树的友谊超越生死,无尽期许。最后,诗人感慨人与松的关系,认为即使百年后,人会老去,松树却会长青,形成一种深刻的对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移植小松,展现了诗人对坚贞品格的追求,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