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复来诗百感侵,寂寥云汉有遗音。
终风漫挟扬沙势,毕宿空怀好雨心。
坐待庭苔封蚁蛭,梦惊潭树作龙吟。
原田已恨冬无雪,更入新年恐不禁。
三复来诗百感侵,寂寥云汉有遗音。
终风漫挟扬沙势,毕宿空怀好雨心。
坐待庭苔封蚁蛭,梦惊潭树作龙吟。
原田已恨冬无雪,更入新年恐不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次韵杨应宁久旱三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久旱不雨的深切忧虑与感慨。
首联“三复来诗百感侵,寂寥云汉有遗音”,诗人反复诵读友人关于久旱的诗篇,内心涌起复杂的情感,仿佛在寂静的天空中听到了遥远的回响。这里运用了“云汉”这一意象,象征着广阔的天空和深远的空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
颔联“终风漫挟扬沙势,毕宿空怀好雨心”,描述了持续的强风并未带来雨水,反而可能加剧干旱的情况。诗人以“终风”和“扬沙”描绘了恶劣的天气状况,而“毕宿”则是古人用来指代特定的星宿,这里借指时间的流逝。诗人的心中却始终渴望着一场及时的好雨,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期盼。
颈联“坐待庭苔封蚁蛭,梦惊潭树作龙吟”,进一步展现了诗人面对干旱时的无奈与焦虑。庭院中的苔藓生长,蚂蚁和小虫子在其中活动,这本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但在干旱的背景下,却成了诗人眼中的一幕幕不祥之兆。而“梦惊潭树作龙吟”则通过梦境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恢复生机的强烈渴望,以及对干旱带来的破坏的深深忧虑。
尾联“原田已恨冬无雪,更入新年恐不禁”,诗人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田野,表达了对冬季无雪的遗憾,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新年可能依旧干旱的担忧。这一联不仅深化了对干旱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循环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敬畏。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与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好风从西来,浮云忽中披。
片月耿层空,清气入诗脾。
皎皎万里光,谁言一分亏。
亏者盈之渐,乘除迭相推。
既圆终复缺,何如未圆时。
过满易招损,极盛必有衰。
人事无不然,一笑姑置之。
愿我尊有酒,何喜亦何悲。
颓然就一醉,月落吾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