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从西来,浮云忽中披。
片月耿层空,清气入诗脾。
皎皎万里光,谁言一分亏。
亏者盈之渐,乘除迭相推。
既圆终复缺,何如未圆时。
过满易招损,极盛必有衰。
人事无不然,一笑姑置之。
愿我尊有酒,何喜亦何悲。
颓然就一醉,月落吾不知。
好风从西来,浮云忽中披。
片月耿层空,清气入诗脾。
皎皎万里光,谁言一分亏。
亏者盈之渐,乘除迭相推。
既圆终复缺,何如未圆时。
过满易招损,极盛必有衰。
人事无不然,一笑姑置之。
愿我尊有酒,何喜亦何悲。
颓然就一醉,月落吾不知。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石在一个中秋之夜,对着明亮的月光所产生的情感和哲思。开篇“好风从西来,浮云忽中披”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清新之风带来了西方的气息,而浮动的云朵仿佛被一扫而空,让明月得以显露。
接着,“片月耿层空,清气入诗脾”写出了月亮如同利刃一般切割了夜空,使得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清新的诗意。"皎皎万里光,谁言一分亏"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即便是圆月,也无需担忧它的一丝缺损。
接下来的“亏者盈之渐,乘除迭相推”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深刻理解。月亮从盈到亏,是自然界循环往复的写照,而这也是对世间万物兴衰更替的一种隐喻。
“既圆终复缺,何如未圆时”则是诗人对于完美与不完美的思考。月亮即使在最圆满之时,也会渐入亏损,那么还未达至完美状态的时候,又如何呢?这不仅是对月亮的观察,更是对生命和事物发展的一种感慨。
“过满易招损,极盛必有衰”则是诗人基于前述思考,对世间万物提出警示。任何事物达到顶峰之后,都难免会走向衰败,这是一种历史规律的体现。
最后,“人事无不然,一笑姑置之”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起伏时所持有的豁达态度。对于那些无法改变的事物,诗人选择了一笑置之,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心境。
“愿我尊有酒,何喜亦何悲”则是诗人希望在这种心境下能够有酒相伴,无论是喜悦还是悲哀,都能以一份淡然去面对。"颓然就一醉,月落吾不知"最终,诗人选择了沉浸于酒中,一醉方休,让自己在美好的忘我之境中暂时逃离世间的忧虑,即使是美丽的明月也视而不见。
诗逢佳节应酬忙,三斗何妨效汝阳。
帽任攲斜双鬓白,菊无今古数枝黄。
龙山景物自消长,栗里琴书今在亡。
往事莫谈添感慨,醒时也作次公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