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四夜对月》
《八月十四夜对月》全文
宋 / 于石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好风从西来,浮云忽中披。

片月耿层空,清气入诗脾。

皎皎万里光,谁言一分亏。

亏者盈之渐,乘除迭相推。

既圆终复缺,何如未圆时。

过满易招损,极盛必有衰。

人事无不然,一笑姑置之。

愿我尊有酒,何喜亦何悲。

颓然就一醉,月落吾不知。

(0)
翻译
清风从西方吹来,忽然穿透了浮云。
明亮的月光照亮高空,清冷的气息渗入诗人的灵感。
万里光芒皎洁,谁能说月亮有一丝亏损呢?
亏损是圆满逐渐积累的过程,增减交替不断。
月亮既已圆满,终将回归缺损,未圆之时又如何呢?
满溢容易遭受损失,极致的兴盛必然带来衰败。
人间万事皆如此,暂且一笑置之吧。
但愿我杯中有酒,无论是喜是悲都可忘却。
沉醉之中,任由月落,我不再知晓。
注释
好风:清风。
西来:从西方吹来。
浮云:云彩。
忽中披:忽然穿透。
片月:明亮的月光。
耿层空:照亮高空。
清气:清冷的气息。
脾:诗人的灵感。
皎皎:皎洁。
一分亏:一丝亏损。
亏者:亏损。
盈之渐:逐渐积累的圆满。
乘除:增减。
迭相推:交替不断。
既圆:已经圆满。
复缺:回归缺损。
过满:满溢。
损:损失。
极盛:极致的兴盛。
衰:衰败。
人事:人间万事。
一笑:暂且一笑。
尊:酒杯。
何喜亦何悲:无论是喜是悲。
颓然:沉醉的样子。
就:任由。
吾不知:我不再知晓。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石在一个中秋之夜,对着明亮的月光所产生的情感和哲思。开篇“好风从西来,浮云忽中披”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清新之风带来了西方的气息,而浮动的云朵仿佛被一扫而空,让明月得以显露。

接着,“片月耿层空,清气入诗脾”写出了月亮如同利刃一般切割了夜空,使得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清新的诗意。"皎皎万里光,谁言一分亏"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即便是圆月,也无需担忧它的一丝缺损。

接下来的“亏者盈之渐,乘除迭相推”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深刻理解。月亮从盈到亏,是自然界循环往复的写照,而这也是对世间万物兴衰更替的一种隐喻。

“既圆终复缺,何如未圆时”则是诗人对于完美与不完美的思考。月亮即使在最圆满之时,也会渐入亏损,那么还未达至完美状态的时候,又如何呢?这不仅是对月亮的观察,更是对生命和事物发展的一种感慨。

“过满易招损,极盛必有衰”则是诗人基于前述思考,对世间万物提出警示。任何事物达到顶峰之后,都难免会走向衰败,这是一种历史规律的体现。

最后,“人事无不然,一笑姑置之”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起伏时所持有的豁达态度。对于那些无法改变的事物,诗人选择了一笑置之,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心境。

“愿我尊有酒,何喜亦何悲”则是诗人希望在这种心境下能够有酒相伴,无论是喜悦还是悲哀,都能以一份淡然去面对。"颓然就一醉,月落吾不知"最终,诗人选择了沉浸于酒中,一醉方休,让自己在美好的忘我之境中暂时逃离世间的忧虑,即使是美丽的明月也视而不见。

作者介绍
于石

于石
朝代:宋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猜你喜欢

借虚翁涌金门城望五诗韵以写幽居之兴·其五

堂标野趣岂虚传,坐看朝岚与夕烟。

支径萦迂斜傍竹,幽池清浅倒涵天。

少年心付沾泥絮,晚景身犹顺水船。

却喜传家惟老砚,麝煤磨尽可曾穿。

(0)

重阳已过半月菊花方开·其二

西风转北又旬馀,才见黄花粲短篱。

底事不开重九日,何心却趁小春时。

芳传栗里陶潜径,香入离骚屈子辞。

不肯趋时真隐逸,岂教尘世俗人知。

(0)

次韵郑山长九日

诗逢佳节应酬忙,三斗何妨效汝阳。

帽任攲斜双鬓白,菊无今古数枝黄。

龙山景物自消长,栗里琴书今在亡。

往事莫谈添感慨,醒时也作次公狂。

(0)

赋梅

雪月云烟件件宜,骚人墨客费寻思。

怕渠因得逋仙句,不要人言半字诗。

(0)

观中桃花次友人韵

琳宫深处小桃红,当日玄都事已空。

今见花开浑似旧,不知又隔几春风。

(0)

次宋省斋菊花五绝·其三

细嚼芳英清肺腑,离骚一语传千古。

灵均去后谁知心,幸有柴桑人作主。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