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宋省斋菊花五绝·其三》
《次宋省斋菊花五绝·其三》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麌]韵

细嚼芳英清肺腑,离骚一语传千古。

灵均去后谁知心,幸有柴桑人作主。

(0)
翻译
细细品味花香,净化肺腑
屈原的一句话流传万世
注释
细嚼:慢慢品味。
芳英:芳香的花朵。
清肺腑:净化内心。
离骚:古代诗人屈原的作品《离骚》。
一语:一句名言。
传千古:流传千百年。
灵均:屈原的别名。
去后:去世之后。
谁知心:谁能理解他的心意。
幸:幸运的是。
柴桑人:指陶渊明,他曾居住在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
作主:主宰或传承。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杨公远所作,名为《次宋省斋菊花五绝(其三)》。诗中透露出作者对菊花的深厚情感和独特鉴赏。

"细嚼芳英清肺腑"一句,表达了诗人细细品味菊花之美,以至于感觉到这种美好似乎能净化内心。"芳英"指的是菊花,这里用来形容它的美丽。"清肺腑"则是比喻,用以形容内心的清澈。

"离骚一语传千古",此句中"离骚"即《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著称。这里借用《离骚》来强调菊花之美能被后世所传颂。

接下来的两句"灵均去后谁知心,幸有柴桑人作主"。"灵均"是屈原的字,他投江自尽后,人们常用此名纪念他。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菊花之美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而这种理解往往难以为旁人所知。幸而有如柴桑(古代地名)的人能领会其深意。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而且通过菊花抒写了对美好事物独特感悟与理解的无奈和孤独。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古代贤者屈原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能够通晓自己心境者的庆幸。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题林下美人使面

林雾陪黄昏,月浸寒香冷。

可是罗浮人,来立梅花影。

(0)

秋晚

岩岚谷籁清秋晚,西舂半隐云标巘。

旌门射罢适馀閒,帷宫何必逊林苑。

窗虚几净堪逍遥,灯明千幕无喧嚣。

年年武帐浑如旧,怃然忽念前春朝。

我是逭愁游塞上,翻教即景生恨怅。

峣峰偏解惹人愁,火迫丹枫缬远嶂。

(0)

快意散閒云,举首见新月。

经秋喜倍明,往岁过何忽。

望轮纵未圆,弦规已高揭。

行宫夕景寂,适可供清悦。

蛩饮露愈壮,蝉入暮将咽。

而我爱眠迟,倚吟兴无歇。

(0)

北郊礼成诣畅春园问安道中即目三首·其二

菜畦黍陇接村篱,雨足郊原事事宜。

官柳毵髿晨露润,绿阴浓处翠华移。

(0)

首夏幸圆明园西直门外即目三首·其一

鸣梢晓日凤城西,润逼郊原绿意齐。

鱼海洗兵蓬苑丽,清和景物待新题。

(0)

新正重华宫侍皇太后膳

开纪亚新禧,承欢敢后时。

青阳临左个,王母降西池。

许案还增感,莱衣勉自持。

画屏层镂胜,宝树叠分枝。

花艳先春发,灯光入夜披。

更期三五月,轮满泛瑶卮。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