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秋日同文寿承徐子与顾汝和沈道桢顾汝所朱子愚饮袁鲁望宅得凉字》
《立秋日同文寿承徐子与顾汝和沈道桢顾汝所朱子愚饮袁鲁望宅得凉字》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催词客赋,晚醉酒人傍。

纨扇西风早,絺衣白露凉。

落梅惊玉笛,坠叶响银床。

惟有潘郎鬓,飘零感异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变化与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联“秋催词客赋,晚醉酒人傍”,以“秋”字开篇,点明时令,暗示着秋天的到来不仅催促文人墨客创作,也让人在傍晚时分沉醉于酒香之中,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

颔联“纨扇西风早,絺衣白露凉”,通过“纨扇”和“絺衣”这两种夏季常用的衣物,以及“西风”和“白露”这两种秋季特有的自然现象,形象地描绘了季节转换的迹象,同时“早”和“凉”二字则强调了秋意的渐浓。

颈联“落梅惊玉笛,坠叶响银床”,进一步深化了秋意的描写。梅花的凋落与玉笛声的响起,以及落叶的声音回荡在银色的凉床上,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赋予了诗歌以音乐般的韵律感,使得读者仿佛能听到秋天的声音,感受到季节的变迁。

尾联“惟有潘郎鬓,飘零感异乡”,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通过“潘郎鬓”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易老的感慨,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漂泊之感。这一句既是对自身境遇的抒发,也是对所有游子共有的情感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立秋时节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递出深沉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晴诗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0)

杨柳八首·其七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0)

三字诗六首·其五

重岩中,足清风。扇不摇,凉冷通。明月照,白云笼。

独自坐,一老翁。

(0)

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

再到天台访玉真,青苔白石已成尘。

笙歌冥寞闲深洞,云鹤萧条绝旧邻。

草树总非前度色,烟霞不似昔年春。

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

(0)

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高阁凭栏槛,中军倚旆旌。

感时常激切,于己即忘情。

河华屯妖气,伊瀍有战声。

愧无戡难策,多谢出师名。

秉钺知恩重,临戎觉命轻。

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

隐隐摧锋势,光光弄印荣。

鲁连真义士,陆逊岂书生。

直道宁殊智,先鞭忽抗行。

楚云随去马,淮月尚连营。

抚剑堪投分,悲歌益不平。

从来重然诺,况值欲横行。

(0)

山中

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葛洪丹井西。

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