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
《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见赠之作》全文
唐 / 高适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高阁凭栏槛,中军倚旆旌。

感时常激切,于己即忘情。

河华屯妖气,伊瀍有战声。

愧无戡难策,多谢出师名。

秉钺知恩重,临戎觉命轻。

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

隐隐摧锋势,光光弄印荣。

鲁连真义士,陆逊岂书生。

直道宁殊智,先鞭忽抗行。

楚云随去马,淮月尚连营。

抚剑堪投分,悲歌益不平。

从来重然诺,况值欲横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nánjié使shǐlánjiànzèngzhīzuò
táng / gāoshì

gāopínglánkǎnzhōngjūnpèijīng
gǎnshíchángqièwàngqíng

huátúnyāochányǒuzhànshēng
kuìkānnánduōxièchūshīmíng

bǐngyuèzhīēnzhònglínróngjuémìngqīng
gōngzhānlièyuèchún齿chǐlàichángchéng

yǐnyǐncuīfēngshìguāngguāngnòngyìnróng
liánzhēnshìxùnshūshēng

zhídàoníngshūzhìxiānbiānkàngxíng
chǔyúnsuíhuáiyuèshàngliányíng

jiànkāntóufēnbēipíng
cóngláizhòngránnuòkuàngzhíhéngxíng

注释
高阁:高楼阁。
凭栏:靠着栏杆。
中军:军队的中央指挥。
妖气:比喻邪恶或不祥的气息。
愧:感到惭愧。
戡难:平定灾难。
鲁连:鲁仲连,战国时期义士。
书生:读书人,知识分子。
抗行:与人对抗,此处指奋起直追。
淮月:淮河上的月亮。
抚剑:手握剑,表示决心或决断。
重然诺:重视承诺,守信用。
翻译
站在高高的楼阁凭栏远望,中军将领倚着旗帜显威仪。
感慨时事常常心潮澎湃,但对自己却已忘怀。
黄河、洛水间弥漫着邪恶的气息,伊水、瀍水边传来战鼓声。
惭愧自己没有平定祸乱的良策,只能深深感激出征的英名。
手握兵权深知恩情深重,面对战事觉得生命微不足道。
像大腿和臂膀般辅佐朝廷,国家的安危全靠忠诚的屏障。
隐约可见军队摧敌的气势,显赫的官职带来荣耀。
鲁仲连真是大义之士,陆逊怎能仅是书生。
坚守正道岂只是一种智慧,奋勇争先也是高尚行为。
楚地的云彩随着战马离去,淮河边的月光照亮连绵的军营。
拔剑在手,足以表明友情深厚,悲壮的歌声更添不平之气。
向来重视承诺,更何况现在局势动荡不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描绘了一位武将或军事将领在战争中的情形和内心世界。开篇“高阁凭栏槛,中军倚旆旌”两句,设定了场景:一座高耸的城楼上,战旗飘扬,营帐林立,展示了一幅宏大的战争画面。

接下来的“感时常激切,于己即忘情”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复杂情感。诗中的主人公在感受时代变迁、战事频仍的激动之余,却又能够迅速抛开个人情感,以保持军人的冷静和专注。

“河华屯妖气,伊瀍有战声”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河流与山峦),暗示了一种战争即将爆发或已经发生的情境。“妖气”和“战声”传达了紧张和危机的氛围。

“愧无戡难策,多谢出师名”表明主人公对于无法解决的战争困境感到羞愧,同时也感激那些能够提出军事策略或指挥作战的将领。

随后,“秉钺知恩重,临戎觉命轻”两句,诗人通过“秉钺”(持剑)和“临戎”(临战),强调了武将对于战争责任的认识以及对生命脆弱性的体悟。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战争中个人命运不可预知的无奈。

“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两句,则是诗人通过对山脉和长城的依赖,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在战乱时期对边防设施(如长城)的依赖心理。

“隐隐摧锋势,光光弄印荣”两句,用“摧锋”和“弄印”,描绘了一种武器交锋、战争激烈的场面,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战功与荣誉的追求。

接着,“鲁连真义士,陆逊岂书生”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提及,可能是为了强调某些品质或理念,如忠诚和学问。

“直道宁殊智,先鞭忽抗行”则描绘了一个决策者迅速出击、果断行事的情景,显示了一种军事行动上的机警与效率。

最后,“楚云随去马,淮月尚连营。抚剑堪投分,悲歌益不平。”几句,通过对流动的云朵和月亮的描绘,以及对战马、营帐的提及,表达了战争的不断移动与持续性,同时“抚剑”、“悲歌”的动作则传达了一种对于战争的无奈和不满。

整首诗通过多样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勾勒出一位武将在战乱年代中的复杂心境,从而展现了战争中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以及个体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微小与无奈。

作者介绍
高适

高适
朝代:唐   字:达夫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生辰:704—765年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水竹居为朱克恭赋

高竹临水上,翛然绝尘迹。

野人适幽趣,结庐在其侧。

凉阴汎渌浮,滉漾侵几格。

坐待明月来,秋声印寒碧。

(0)

水竹居为朱克恭赋

文采风流偶晋贤,由来踪迹托林泉。

候门童子清如鹤,留客轩窗小似船。

锦鲤寄将书咫尺,綵鸾飞下月婵娟。

何时把酒同烧笋,却访东坡笑渭川。

(0)

塞外寒夜书怀

帐殿深沈夜未眠,静思筹略听羌弦。

金瓯更辟千千里,瀚海无波万万年。

露冷宵寒凝翠幕,塞高风定歇征鞯。

旁人莫道行兵远,自有单于首到边。

(0)

花蝶犯.偶检旧赠媚波楼南部十字合风蝶卖花二令倚成此解

蛱蝶红麸枕,鸳鸯碧钿车。铜镮十二绿周遮。

只种酸心梅子树,不种枇杷。

南部三株媚,东风百合花。那时听梦倚琵琶。

听到一声肠不断,清泪弹些。

(0)

昆明雨泛·其四

水田鳞次接塘陂,陌上柔桑蚕起时。

貌得江乡自人力,阴晴谁料亦相随。

(0)

晓晴

晓晴山有态,楚楚冶妆新。

已是明如画,犹然迥出尘。

润含林露重,香递埭风频。

花骋春云梦,飞卿句果神。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