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转兔园开,曾徵赋颂才。
赤麟随驭至,黄鹄下池来。
弦玉临风谢,留金罢露台。
明良真此日,拜手咏康哉。
西转兔园开,曾徵赋颂才。
赤麟随驭至,黄鹄下池来。
弦玉临风谢,留金罢露台。
明良真此日,拜手咏康哉。
这首诗描绘了西苑中的一幕盛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宴集的华美与祥和。首先,“西转兔园开”一句,以“兔园”这一富有诗意的地名,巧妙地指代了皇家园林,同时暗示了时间的更迭与季节的变换。接着,“曾徵赋颂才”则点明了此处不仅是赏景之地,更是文采飞扬、才华横溢之所。
“赤麟随驭至,黄鹄下池来”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赤麟与黄鹄分别代表了吉祥与尊贵,它们的到来不仅增添了景致的生动性,也寓意着皇家的威严与荣耀。接下来,“弦玉临风谢,留金罢露台”描绘了宴会上音乐与舞蹈的场景,弦乐悠扬,玉声清脆,与和煦的春风相映成趣;而“留金罢露台”则可能是在说宴会结束,人们离开露台的情景,留下的是金碧辉煌的记忆。
最后,“明良真此日,拜手咏康哉”表达了对当下的赞美与祝福,认为这正是明君与贤臣相遇的吉日,众人齐声颂唱,祝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和谐的韵律,展现了明代宫廷文化的风貌,以及诗人对于盛世景象的向往与歌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