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君好看。
惊波不在黤黮间,小人心里藏崩湍。
七盘九折寒崷崒,翻车倒盖犹堪出。
未似是非唇舌危,闇中潜毁平人骨。
君不见楚灵均,千古沉冤湘水滨。
又不见李太白,一朝却作江南客。
行路难,君好看。
惊波不在黤黮间,小人心里藏崩湍。
七盘九折寒崷崒,翻车倒盖犹堪出。
未似是非唇舌危,闇中潜毁平人骨。
君不见楚灵均,千古沉冤湘水滨。
又不见李太白,一朝却作江南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行路难二首(其一)》。诗中通过描绘崎岖不平的山路和惊涛骇浪,比喻人生旅途的艰辛与社会矛盾。
"行路难,君好看。惊波不在黤黮间,小人心里藏崩湓。" 这四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困难重重的行走场景,“行路难”表达了前进道路上的艰辛困苦,而“君好看”则可能是在暗示观者对这等困境的关注或欣赏。“惊波不在黤黮间”指的是波涛并非表面上看那般简单,而是深藏在小人的心中,通过“小人心里藏崩湓”来形象地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内心的苦恼与压抑。
"七盘九折寒崷崒,翻车倒盖犹堪出。未似是非唇舌危,闇中潜毁平人骨。"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渲染了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山路的曲折(“七盘九折”)与崎岖(“寒崷崒”)形象地表达了行走者的不易,而“翻车倒盖犹堪出”则强调即便是勉强通过,也充满了危险。紧接着,“未似是非唇舌危,闇中潜毁平人骨”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言语之争(“唇舌”)与暗中破坏他人的恶行(“闇中潜毁平人骨”),指出了后者的更为隐蔽和残酷。
"君不见楚灵均,千古沉冤湘水滨。又不见李太白,一朝却作江南客。" 最后的四句诗,则转向历史的深处,以楚灵王(楚灵均)与唐代诗人李白为例,指出他们虽然已经逝去,但留下的冤屈和流离失所的命运仍旧在人们心中引起共鸣。通过“千古沉冤湘水滨”表达了历史的深远与冤案的永恒,而“一朝却作江南客”则是对李白漂泊无定的生涯的一种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山路的艰难,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心声和历史上的沉冤,展现了诗人对于时代困境的深切洞察与同情。
于辟翼承序,祗德鉴昊苍。
观文釐元命,造哲焕令章。
诤臣秉周礼,纳议光文昌。
经始揆皇览,测臬即灵壤。
巍基摩地轴,层构罗天纲。
营陔三奇积,疏陛四维张。
象形以创规,效运故乘阳。
躨跜白虎守,蚴蟉青龙翔。
宅岳既崒崒,侦河亦汤汤。
县圃激神岳,蓬壶峙中央。
启度非近算,祖烈今有光。
道存羲轩始,典迪夷龙襄。
维新弘有谧,作固亘无疆。
康哉宜有咏,圣谟始我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