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夕烟朝几十春,年年依旧物华新。
也销造化无多力,漫苦如今有限身。
得意引杯须痛饮,遇花倾酒莫辞频。
假如三万六千日,已是人间半世人。
月夕烟朝几十春,年年依旧物华新。
也销造化无多力,漫苦如今有限身。
得意引杯须痛饮,遇花倾酒莫辞频。
假如三万六千日,已是人间半世人。
这首诗以岁月流转、物华更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有限与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快乐、珍惜时光的态度。
首句“月夕烟朝几十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从月夜到烟雾缭绕的早晨,经历了数十个春夏秋冬。接着,“年年依旧物华新”一句,虽物是人非,但自然界的美丽依然如初,暗示着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循环不息。
“也销造化无多力,漫苦如今有限身”两句,诗人感叹自然造化的神奇与力量,却也无奈于生命的短暂。他似乎在说,尽管大自然拥有改变万物的能力,但对于人类有限的生命而言,这种力量显得微不足道,因此只能徒增痛苦。
“得意引杯须痛饮,遇花倾酒莫辞频”则展现了诗人积极的生活态度。他认为,在有限的生命中,应该尽情享受,遇到美景或佳肴时,不必犹豫,要尽情地品尝和欣赏。这种态度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最后,“假如三万六千日,已是人间半世人”一句,诗人设想如果人生只有三万六千天,那么就已经过了一半。这既是对生命短暂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与人生的永恒与短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千里访灵奇,山资亦相随。
叶舟过鹤市,花漏宿龙池。
峰顶应闲散,人间足别离。
白云将世事,吾见尔心知。
北望烟铺骠骑营,虏烽无火楚天晴。
此时千里西归客,泗上春风得及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