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访灵奇,山资亦相随。
叶舟过鹤市,花漏宿龙池。
峰顶应闲散,人间足别离。
白云将世事,吾见尔心知。
千里访灵奇,山资亦相随。
叶舟过鹤市,花漏宿龙池。
峰顶应闲散,人间足别离。
白云将世事,吾见尔心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送王山人游庐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千里访灵奇”,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探寻,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而非单纯的地理距离。这里的“灵奇”指的是庐山之神奇,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既赞美了庐山的壮丽,又传递出一种对友人的敬仰。
接着,“山资亦相随”,用“山资”来比喻自然赋予的才能和灵感,表明诗人希望王山人在游历中能得到自然的启迪和滋润,而“亦相随”则意味着这种灵感是与之相伴随行的。
“叶舟过鹤市”,这里的“叶舟”形象生动,将船比作漂浮的树叶,表达了游历者轻盈无碍、自由自在的情景。鹤市则可能指庐山某个著名的景点或是诗人虚构的一个地方,代表着一种高洁和清净。
“花漏宿龙池”,“花漏”通常用来形容春天的雨水,如同花瓣一般,这里用以描绘夜晚的宁静与美好。龙池则充满了神秘色彩,常被用于指代深邃的水域或是与龙有关的地方。
“峰顶应闲散”,这句话强调了登山后的轻松自在,与前文中的探寻灵奇相呼应,是对友人登临之情境的再次描绘。
“人间足别离”,诗人表达了一种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希望他能留下美好的回忆或是精神上的寄托。
最后,“白云将世事,吾见尔心知”,诗人似乎在告诫王山人,将一切尘世烦恼抛在脑后,与自然合为一体。在这里,“白云”既象征着纯洁,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末了的“吾见尔心知”,则是诗人的自信,认为王山人能够理解他的这种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以及希望他在游历中能获得心灵上的净化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