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桡系浅岸,寄迹似飘萍。
禾黍平畴熟,鱼虾晚市腥。
残烟笼古树,远火映回汀。
鹖旦尔何意,劳人枕上听。
停桡系浅岸,寄迹似飘萍。
禾黍平畴熟,鱼虾晚市腥。
残烟笼古树,远火映回汀。
鹖旦尔何意,劳人枕上听。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塘栖泊船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深沉的意境。
首句“停桡系浅岸,寄迹似飘萍”,诗人以“停桡”、“系浅岸”的动作,形象地表现了泊船的情景,同时也借“寄迹似飘萍”表达了自己如同浮萍一般无根的漂泊之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
接着,“禾黍平畴熟,鱼虾晚市腥”,诗人通过描述农田里成熟的禾黍和傍晚市场上的鱼虾腥味,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丰富,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忙碌。
“残烟笼古树,远火映回汀”,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古树被残留的炊烟笼罩,远处的灯火映照在回旋的水汀上,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最后,“鹖旦尔何意,劳人枕上听”,诗人以鹖旦(即鸡)的啼鸣发问,表达了自己的思绪与情感。鹖旦的啼鸣在劳苦之人耳中,或许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或是对现实的无奈,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感悟,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
三岁莲华幕,何曾仕者同。
开墙通野客,分树借江鸿。
与世如无味,于民自有功。
神仙今已近,不畏引帆风。
清事贫人占,斯言恐是虚。
与花方作谱,为米又持书。
时节寒相近,山林拙未除。
西江波浪急,送子一愁予。
神禹宏疏凿,流传山海经。
披览未为足,时骑李白鲸。
是日轻飙起,翛然天籁鸣。
孤峰带江浙,突兀地轴横。
振衣履绝顶,盘踞雄殿亭。
群峰百里外,拱护赖众星。
乃信王气钟,根深奕叶生。
厥后卧薪者,会稽栖复兴。
此义久懵懵,寂寞羞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