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此诗《望海潮·自题小照》由晚清思想家谭嗣同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自我反思。
首句“曾经沧海,又来沙漠”,以“沧海”喻广阔的人生经历,“沙漠”则象征新的挑战与未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变化的坦然与勇气。接着“四千里外关河”一句,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置身于异地的情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之感。
“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三句,通过自省的方式,揭示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反思,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与自我成长的必然性。“春梦醒来波,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独的画面,诗人仿佛在春日的细雨中,独自品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内心充满感慨。
“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一句,以瓶花为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自我审视,他如同一位脱去渔蓑的渔夫,面对自己的风尘面貌,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
“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酒后颜酡”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形象的独立思考,强调了个人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而非外界的评价或酒后的放纵。“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则展现了一种豪情与坚韧,诗人渴望通过行动证明自己,但同时也认识到自我价值的不易被外界认可。
最后,“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一句,以幽默的方式收尾,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体现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的深入探索与自我接纳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谭嗣同作为一位思想家和文学家的多面性,以及他对人生、自我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