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端阳记去年,坐看诗老雪盈颠。
高歌尽日添桦烛,大爵何时拜酒泉。
傍舍桑条初宛宛,隔溪荷叶正田田。
一从道上风波恶,心繫蓬山懒剌船。
客里端阳记去年,坐看诗老雪盈颠。
高歌尽日添桦烛,大爵何时拜酒泉。
傍舍桑条初宛宛,隔溪荷叶正田田。
一从道上风波恶,心繫蓬山懒剌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端午节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当前生活的反思。首句“客里端阳记去年”,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怀念去年端午节的情景。接着,“坐看诗老雪盈颠”一句,以“诗老”的形象,表达了对年华逝去的感慨,用“雪盈颠”比喻白发苍苍,生动形象。
“高歌尽日添桦烛,大爵何时拜酒泉。”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畅饮欢歌的场景,展现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束缚与无奈。“高歌”、“添桦烛”、“大爵”、“拜酒泉”等词语,营造出一种热烈而略带悲凉的氛围。
“傍舍桑条初宛宛,隔溪荷叶正田田。”这两句转向自然景色的描写,以“桑条”和“荷叶”为意象,既展现了端午时节的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生命的繁盛与生机。通过“初宛宛”和“正田田”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亲近与赞美。
最后,“一从道上风波恶,心繫蓬山懒剌船。”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逃避之意。“道上风波恶”暗指人生的艰难与挫折,“心繫蓬山懒剌船”则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的愿望。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憧憬。
帝念重湖远,使者选清强。
关西夫子人杰,揽辔出鸳行。
熊楚一天坐镇,虎节三台更历,号令肃秋霜。
褰帷间风俗,原隰总生光。瞻南极,朝北斗,酌霞觞。
潢池息浪奏凯,筹饷属萧张。
一点眉间多,一札日边有诏,香案侍东皇。
岁岁蓬壶宴,好景对枨黄。
大梁车马地,尘土飞百尺。
贤愚走其间,朝暮不见迹。
北望天波门,垣垣宗室宅。
宗室令王孙,爱书轻玉帛。
华宇何深沈,但闻列图籍。
曲房有窈窕,空自事眉额。
体胖生粹和,安在处岩石。
古来为善乐,岂以歌钟适。
朝闻单骑归,径走至其第。
扣门童仆顽,拒我色甚戾。
不顾遂登堂,有马堂下系。
辨诈大呼卿,稍应西屋际。
逡巡冠带出,青绶何曳曳。
有似缩壳龟,藏头非得计。
况与二三子,交分久已缔。
恕尔避客尤,新婚复新婿。
秦女乘鸾遗翠羽,落在人间与风舞。
风休不归谁作主,此郎拾取装金缕。
郎家主妇爱且怜,系向裙腰同出处。
朝来邻里偶经过,方朔邹枚争欲睹。
主人重客苦留连,急走钿车令去取。
酒巡未匝掩閤扉,忽已闻归报鹦鹉。
重匀朱粉临镜台,促息不停催出户。
正抱琵琶稳系绦,辊作轻雷拢作雨。
自解弹成啄木声,岂唯能写胡人语。
醉眼流波入鬓时,弦慢邀郎紧弦柱。
身柔柱涩郎力微,欲倩傍人频顾主。
主何磊落风味多,就请上宾无不许。
相疏情远谁称渠,画拨当胸客当去。